原因不明的早期癫痫性脑病---从基因到临床表型 PPT课件.ppt

原因不明的早期癫痫性脑病---从基因到临床表型 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儿严重局灶性游走性癫痫 早期肌阵挛脑病 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 婴儿痉挛症 大田原综合征 EEEs 临床表型确认的癫痫综合征 早期肌阵挛脑病(early myoclonic encephalopathy, EME) EME与OS有某些共同之处,多在生后3月内发病,脑电图表现为爆发-抑制图形,起病后出现显著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倒退。 不同之处在于,EME临床发作类型以游走性肌阵挛为主,可伴部分运动性发作及强直性痉挛发作。部分病人有先天性代谢缺陷,因此EME患儿均需进行全面的代谢病筛查。 对于原因不明的EME,有少量的遗传学研究报道发现,SLC25A22(OMIM number 609302)、PNPO(OMIM number 603287)基因突变与EME发病密切相关。 SLC25A22 SLC25A22基因定位于11p15.5 ,编码线粒体转运蛋白(包括溶质载体家族25、谷氨酸、线粒体转运子、膜蛋白22和谷氨酸载体1),是线粒体谷氨酸/H+ 的协同转运子,可以催化谷氨酸与氢质子转运。 SLC25A22在红核、黑质和小脑橄榄核等与肌阵挛癫痫发作密切相关的区域高表达。 在4例EME患儿中发现SLC25A22基因的纯合错义突变,推测可能是因为异常的谷氨酸合成作用于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同时影响线粒体呼吸链而致病。另外一男孩,纯合错义突变,表现为严重的EME伴肌张力低下、小头畸形、眼底异常、EEG表现为爆发抑制图形。 * * 根据临床表型可以纳入特定癫痫综合征,但病因不明的EEEs基因分析: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确认的早期癫痫性脑病包括大田原综合征、婴儿痉挛症、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早期肌阵挛脑病、婴儿严重局灶性游走性癫痫。 * 对于原因不明的EME,有少量的遗传学研究报道发现,溶质携带组家族25,22成员(Solute carrier family 25, member 22,SLC25A22, OMIM number 609302)、Pyridoxamine 5-primephosphate oxidase(PNPO, OMIM number 603287)基因突变与EME发病密切相关。 * * * 。“拷贝数变异”(CNVs)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人类表型变异的两个重要潜在来源。理论上,拷贝数变异遗传也是符合孟德尔定理的,因为其实也算一种等位基因 * * 原因不明的早期癫痫性脑病 ----从基因到临床表型 早期癫痫性脑病 (early-onse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ies, EEEs) 是指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出现持续的痫性活动(包括临床频繁的癫痫发作以及发作间期脑电持续痫性放电),从而导致认知、运动全面发育落后、智力低下、自闭症等灾难性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与成熟脑不同,持续的痫性活动会影响早期发育中大脑的结构、突触可塑性、神经环路形成,会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停滞,所以这些患者常伴有小头畸形、脑萎缩等,且预后不良。 EEEs 染色体病及表型明确的单基因病 获得性脑损伤 代谢性疾病 宫内感染 脑结构异常 50%原因不明?? 病因-已知 病因-不明 尽管目前没有明确的数据,近年来的文献提示原因不明的EEEs与基因突变及基因拷贝数变异密切相关。 Mefford HC,2011; Pal DK,2010 但由于EEEs患儿无明确对应的基因型-表型关系,且同一个基因突变可以有多种临床表型,增加了诊断的难度,阻碍了基因诊断的流程制定。 对导致EEEs的基因及其临床表型做一简介。 临床表型确认的癫痫综合征 婴儿严重局灶性游走性癫痫 早期肌阵挛脑病 婴儿严重肌阵挛癫痫 婴儿痉挛症 大田原综合征 EEEs 大田原综合征 1974年大田原氏首先描述本病。 生后3个月以内发病。 多种发作形式,主要发作形式为强直痉挛,单个或成簇出现,有时可见面肌抽动或半侧抽动,很少见肌阵挛发作。 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为“爆发-抑制”。 治疗困难,大多有严重精神、运动发育落后。 病因多为脑结构异常,少数为遗传代谢病、获得性脑损伤。 大田原综合征(Ohtahara syndrome, OS) 涉及病因不明OS的基因主要包括STXBP1(OMIM number 602926)和 ARX( OMIM number 300382) 。 其他还有少量散发报道,包括PLCb1(OMIM number 607120)和PNKP(OMIM number 605610)等。 STXBP1基因 STXBP1基因定位于9q34.1

文档评论(0)

大明小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