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觀音山人文、生態、地質、淨山關愛山林遊學親子活動
一、主     旨: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美麗的事物,可提升優良的品德。親近熱愛美妙的大自然,
               會擁有寬容溫柔的胸襟、大愛的精神、珍愛所有生命的包容力、欣賞並尊重不
               同物種生存的環境、勝不驕敗不餒、視野更遼闊寬廣、有遠見的人生……等偉
               大珍貴的情操,且學習硬漢嶺上的題字「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 
二、經費補助單位:臺北縣新莊市民代表會-謝清鎧代表(含車資、200萬意外險20萬醫療險
                  、午餐)
三、主辦單位:臺北縣立頭前國中家長會
四、協辦單位:臺北縣立頭前國中學務處、志工家長
五、活動內容:
   (一)活動時間:99年5月27日(週四)上午7:50~16:00
   (二)活動地點:觀音山遊客中心、硬漢嶺(頭前國中集合上車)
   (三)活動參與人員:7輛車,共280人,本校親師生、社區人士,有心臟病者請勿參加。
   (四)報名處:學務處衛生組楊惠媖老師處,以報名先後為主,額滿為止。
  (五)費用:全免。
  (六)響應環保,自備已裝白開水之水壺(車上備有二壺礦泉水)、雨具、帽子、背包。
   (七)當天活動內容:
       1.出發:7:50由頭前國中搭遊覽車至觀音山遊客中心。
       2.抵達、攻站:約8:50抵達觀音山遊客中心。
         (1)1、2車先於遊客中心用心觀賞有關觀音山的影片介紹,3、4車先於遊客中心安靜
           聆聽志工導覽有關觀音山之生態、地質及人文演變。約30分鐘後再交換。之後再
           行登硬漢嶺,並沿路攻站闖關。
         (2)5、6、7車先行登硬漢嶺,並沿路攻站闖關。之後再回遊客中心用心觀賞影片及安
            靜聆聽志工解說。
         (3) 1車1組,並設車長、副車長1人(由學生擔任), 督導、副督導1人(由父母親擔
             任)。每車依行進路線攻用心觀賞影片站、安靜聆聽導覽解說站、禮貌和愛的抱
             抱站、文史典故站、地理地質站、山林生態站等站。 攻站資料每人一份,全組
             人都答對或完成關主要求之動作才過關。由各駐站關主認定。都過關者有獎品。
         (4) 攻站闖關時,須先由車長將隊伍排列整理好,每人都整理服裝儀容後,向各關
             關主敬禮問好,禮節分數也會列入評分。 
        3.午餐:約12:00於觀音山上使用美味的午餐。
        4.清潔資源回收站:約12:40下山並撿拾沿途四周之垃圾,約14:30抵達最後一站,
         並做資源回收,進攻清潔資源回收站。
        5.上車快樂返校:約14:40上車返校,約15:40 安全抵達學校且收獲滿行囊返家。
                 歡迎一起加入學習硬漢的精神!並關愛山林!
----99年5月14日(週五)前---將報名表----送頭前國中學務處楊惠媖老師處---感謝您熱心參與-----
                   觀音山人文、生態、地質、淨山關愛山林遊學親子活動報名表
姓      名
出生年月日
身分證字號
       住           址
緊急聯絡電話
        觀音山的文史.地理地質.生態簡介
一、觀音山的前世 
  (一)、地質景觀:觀音山是大屯火山群最西北邊的火山,是因菲律賓海板塊隱
        沒於歐亞大陸板塊下方所引起的火山作用,經過60、50、20萬年前三次
        的火山爆發出的安山岩堆積,慢慢演變成現在觀音山的風貌。火山噴發
        的安山岩,質地堅硬細密,自清代起就常做為建築與雕刻使用,俗稱觀
        音石。四百萬年前,觀音山林口台地原本只是古新店溪和古大漢溪海濱
        一片平坦的沖積平原而已,由於60萬年前造山運動而地層下陷,使得台
        北盆地陷落而林口台地昇高,造成大漢溪於石門九十度轉彎,基隆河在
        瑞芳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於台北匯集成淡水河入海。
   (二)、文化史蹟:大坌坑文化:從八里鄉大坌坑出土的「大坌坑文化」,可知
        距今約8000至5000年就有先民在觀音山、淡水河口一帶定居,多居住在
         河口或海岸台地上,會從事守獵、漁撈和採集野果,並可能已具備初級農
        業的型態;所使用的陶器,多為造型簡單的陶罐與陶缽,表面飾有波浪    
        狀花紋的繩紋或劃紋,對了解台灣史前文化有重要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