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单方偏方精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单方偏方精选 小儿发热 山栀外敷剂 [药物]生山栀9克。 [用法]上药研碎,浸入少量70%的酒精或白酒中30~60分钟,取浸泡液 与适量的面粉和匀,做成4个如5分硬币大小的面饼,临睡前贴压于患 儿的涌泉穴(双)、内关穴(双),外包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次晨取下, 以患儿皮肤呈青蓝色为佳。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发热60例,1~3次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 [病例]楼×,女,2岁。鼻塞、流涕、咳嗽已3天。昨起发热,曾服 小儿消炎散等药热不退,今天体温39.5℃ 体Ⅱ°肿大,舌红、苔薄黄。诊为急性扁桃体炎。以此方治疗1次热退,继 以清热利咽之品调理而愈。 [来源]方红,等,中医杂志1991;(12).. : 32 注:山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功,故用其外贴涌泉穴,即取“上 病下治”之意,以清泻三焦之热;用其外贴内关穴,以清心经之热。故以此 法治疗小儿发热,常获奇效。 清热止咳汤 [药物]鸡屎藤(全草)、火炭母(全草)各30克。此为5~8岁小儿量。 [用法]上药加水300毫升,煎成100~150毫升,1次服完(可适加白 糖调味)。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发热咳嗽有效。 [病例]陈×。突然发热,体温38。5° 咽部充血。服此方1剂,次日热退咳止。 [来源」黄显能,四川中医 1985;.. (1).. : 42 注:火炭母为蓼科植物Po1ygonum Chinense L.的全草。又名黄鳝藤、 晕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功能清热解毒。 马鞭草合剂 [药物]马鞭草鲜叶、鲜淡竹叶、灯芯草各20克。 [用法]将马鞭草洗净,置瓷碗中捣烂后,布包绞取药汁;将鲜竹叶、 灯芯草入砂罐内,加水300毫升,煎成200毫升,与马鞭草药汁混合, 分几次1天内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不明原因高热症疗效满意。 [病例]患儿,男,3岁。无明显诱因高热不退已13天,用解热剂、抗 生素及激素治疗,体温稍降,停药旋即回升。诊见神清面赤,微显烦躁,不 呕不咳,无痛无泻。检查五官、咽喉、颈、周身均未发现异常。舌稍红,苔 少,指纹色紫,脉数。辅助检查亦在正常之列。以此方治疗,1 剂而病势顿 挫,势降体安。 [来源]樊淡。浙江中医杂志1992;(5).. : 209 忍杏升降汤 [药物]银花藤15克,杏仁、炙僵蚕各8克,净蝉蜕5克,生甘草3克。 [用法] 2岁以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3岁以上每天1~2剂, 水煎2~4小时服1次。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感冒发热243 例,1~2 天热度退至正常者195 例,3天热退至正常者25例,4天热度退至正常者23例。 [病例]钟×,男,5岁。发热2天,体温39° 稍退,尔后热势又张,前额胀痛,身热畏风,纳呆口臭,咽红且痛,苔中厚 腻,脉浮数略滑。以此方加焦三仙各8克,2剂,身热已退,再以疏理肺胃 之法调治而愈。 [来源]程栽芝。浙江中医杂志, 1990;.. (9).. : 419 小儿退热散 [药物]连翘120克,黄芩、黄柏、山栀子、知母各80克,淡竹叶、 薄荷、大黄、大青叶、浙贝母、炙甘草各60克。 [用法]上药研细为末备用。用时以白糖开水冲调服用。3岁以下幼儿, 先用开水冲泡药末,纱布滤去药渣后口服。4~7岁每天服2次,每次3克, 4岁以下每次服2克。 [疗效」此方治疗7岁以下小儿风热感冒发热,有一定效果。 [病例]殷×,女,5岁。发热4天不退,体温39.4° 咳嗽,小便发黄,食欲不佳,彻夜吵闹。因青霉素皮试有过敏反应,仅服1 天退热药物,高热未退。以此方8包,每天服2次,每次3克,白糖调开水 冲服,2天后痊愈。 [来源]徐宏生。湖北中医杂志1990;(2).. : 25 银石饮 [药物]金银花、石膏各30克,玄参20~30克,神曲15克,荆芥8克。 伴大便秘结者加大黄3~5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2次,共取药液150毫升,3岁以下每天服1剂量, 3~8岁服1.5剂量,8岁以上服2剂量。要求每天药量在当天晚上11时以前 服完。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高热175例。服药后12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 者71例,服药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者42例,服药48小时内体温降至正 常52例,服药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10例。 [病例]周××,男,7个月。发热3天,体温波动在38.5~39. 5°C 之间,伴烦躁口渴喜饮,纳呆,小便短黄,大便于结,舌红、苔黄,指纹红 紫;咽部充血,咽壁滤泡增生。服此方1剂,6小时后微汗出,热退;再服1 剂,诸症悉平。 [来源]李江。浙江中医杂志1990;(8).. : 353 退热饮 [药物]石膏20~30克,麻黄3~5克,白僵蚕、蝉蜕、生甘草各3~6 克,金银花15~20克,防风、荆芥各10克,杏仁6~9克。 [用法]每天1剂,石膏研末先煎20分钟,余药用冷水浸渍10~20 分钟后再与石膏同煎,煮沸5分钟,

文档评论(0)

22255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