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 缺氧 .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缺血: 休克,心衰 动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 淤血: 右心衰竭,静脉栓塞 原 因 缺氧类型 动脉血 氧分压 动脉血 氧饱和度 血 氧 容 量 动脉血 氧含量 动-静 脉氧差 循环性 缺氧 N N N N ↑ 循环性缺氧的特点 四、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 抑制细胞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损伤 维生素缺乏 组织性缺氧的特点 缺氧类型 动脉血 氧分压 动脉血 氧饱和度 血 氧 容 量 动脉血 氧含量 动-静 脉氧差 组织性 缺氧 N N N N ↓ 由于氧合Hb含量高,皮肤粘膜呈鲜红或玫瑰红 内毒素血症 肺淤血、水肿 循环障碍 失血 Hb? 组织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临床上常为混合性缺氧 失血性休克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 PaO2↓(8kPa)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 PAO2 ↑ ★肺通气量增加是对急性低张性缺氧的最重要代偿反应 (二)损伤性变化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进入4000m高原后1~4d内出现 发病率:5.7%~17.7% 临床表现:胸闷,咳嗽,发绀,呼吸困难,血性泡沫痰 体征:肺部湿罗音 发病机制 肺动脉收缩不均一引起超灌注→非炎性漏出; 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肺水肿→氧弥散障碍→ PaO2↓; 中枢性呼吸衰竭 抑制呼吸中枢 PaO230mmHg * 高铁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因与羟基结合牢固,失去结合氧的能力,或者血红蛋白分子中的四个二价铁中有部分氧化成三价铁,剩余的二价铁虽能结合氧,但不易解离,导致氧离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不断形成极少量的高铁血红蛋白,又不断被血液中的NADH、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还原剂还原为二价铁。所以正常成人血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不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2%。当亚硝酸盐等氧化剂中毒时,如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0%,就可出现缺氧表现,达到30%~50%,则发生严重缺氧,出现全身青紫、头痛、精神恍惚、意识不清以至昏迷。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最常见于亚硝酸盐中毒,如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硝酸盐经肠道细菌作用还原为亚硝酸盐,大量吸收入血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当血液中HbFe3+OH达到15g/L(1.5g/dl)时,皮肤、粘膜可出现青紫颜色,称为肠源性紫绀 第五章 缺 氧 喀麦隆尼欧斯湖 → Killer Laker 1986年,温柔的尼欧斯湖露出了其凶悍的面目,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吞噬掉了1800条生命,以及无数的牲畜。一位目击者回忆说:“当时我正往下面走,我要去尼欧斯湖。 ?可到了那里,才发现根本没有人了――他们全都死了!”另一人说:“我去了保健中心,可病房里哪还有活人?!”还有人说:“我只能站在死人堆中,因为房前屋后、里里外外都是死人,还有牛、狗……全是死的!我简直惊呆了,我数了一下,我们家56人中就死了53个!”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 2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3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4 常 用 的 血 氧 指 标 1 由于组织氧的供应减少或对氧的利用障碍,而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hypoxia) 氧的获得和利用是个复杂的过程。 临床上常用血氧指标反映组织的供氧和耗氧量的变化。 缺 氧 的 概 念 氧气的获得和利用 氧气的获得和利用 外呼吸 内呼吸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基 本 血 氧 指 标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概念 正常值 影响因素 氧 离 曲 线 氧 离 曲 线 衍生血氧指标 P50:为反映Hb与O2的亲和力的指标,是指使氧饱和度达到50%时的血氧分压。正常成人P50约为3.59kPa(27mmHg)。 动静脉血氧差 :即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所得的毫升,说明组织对氧消耗量。 50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肺部摄氧— 血液携氧 — 循环运氧 — 组织用氧 等张性缺氧 Text 低动力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 乏氧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用障碍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一、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乏氧性缺氧是指由于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动脉血氧含量减少,PaO2降低。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大气性缺氧) 外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性缺氧) 静脉血分流入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