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破裂的谈判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93,破裂的谈判史学毕业论文 正文 摘要:1793年,是现代世界的一个拐点。这一年,随着马戛尔尼访华失败,大清朝失去了一次向现代化平稳过渡的契机,而大英帝国拓展东方市场的雄心也遭遇挫折,东西方文明以双输结束了这一轮试探。 由于乾 关键字:1793,破裂,谈判 1793年,是现代世界的一个拐点。这一年,随着马戛尔尼访华失败,大清朝失去了一次向现代化平稳过渡的契机,而大英帝国拓展东方市场的雄心也遭遇挫折,东西方文明以双输结束了这一轮试探。 由于乾隆“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荑(夷)以通有无”的傲慢答复激怒了西方,令此前伏尔泰、歌德等人燃起的“东方热”骤然趋冷,并迅速走向反面,“礼仪之争”因此被放大,并逐渐僵化为标准的历史解释:正是由于大清朝昏聩到不顾天下大势,坚持要洋人下跪,才断送了中国的国运。 其实,这个解释是不成立的。 在马戛尔尼到访前3年,沙皇遣使进贡(其实是俄商来做生意),乾隆皇帝特意下令不必行跪拜礼,而他要求赴俄罗斯的清朝使节见沙皇时必须三跪九叩。 乾隆非常清楚自己权力的边界,也明白尊重对方习俗的重要性。在初期,他对马戛尔尼使团是高度重视的,据学者张宏杰估算,接待该使团的费用竟占当年大清政府收入的二十分之一!为了让代表团成员有鲜奶喝,沿途官员们甚至奉上母牛两头,由于提供的食物曾出现过变质的情况,乾隆大为震怒,罢免了好几位地方官,马戛尔尼自己也承认,整个接待过程无可挑剔。 那么,为什么谈判会破裂呢? 自明代中期以来,传教士对中国宫廷的影响便非常巨大,清代初期尤甚,南怀仁甚至成为托孤大臣之一(他拥有正二品衔,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级)。然而,罗马教廷的议礼却给双方的交流带来挫折,核心问题是中国人祭祖、拜先师的行为算不算偶像崇拜?是否应归入邪教?对此,利玛窦采取了较开明的态度,徐光启曾和他解释过,中国人祭祖是认为祖先还活着,而不是把他们当成鬼神,烧香是表达敬意,并非迷信。利玛窦在深入调查后,认同了这一说法,他争辩说,中国人很少期望祖先能给他们什么指示,他们并不真的相信鬼神。 由于利玛窦所在的耶稣会在罗马教廷长期拥有话语权,所以他的解释被认可,可随着教廷的内部不断斗争,耶稣会地位大大动摇,这个说法开始受到质疑。由于其他的派别在中国传教不顺利,便迁怒于耶稣会,认为是耶稣会在清朝皇帝面前进谗言所致(事实上,耶稣会的教士们也确实这么干了),所以他们全力推动议礼,最终裁决结果是:祭祖属于邪教,传教士必须阻止。 康熙在得到相关信息后,感到很诧异,为证明罗马教廷犯了错误,专门找来与耶稣会对立方面的传教士,指着自己座位上的四个汉字,让他识别,结果只认出了两个,麻烦的是,该教士还不会说官话,只会说闽南话,康熙甚至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康熙希望罗马教廷明白,教皇受到了小人蒙蔽,希望收回成命。 康熙是按传统中国政治的组织方式来理解罗马教廷议礼的,他不知道基层传教士往往只是执行者,很难影响教廷的决断,他为此给教皇写了两封很长的信,大讲兼听则明之类的道理,并将一切错误都推到基层传教士的身上,其本意可能是想给教皇台阶下,犹如农夫递状纸,绝不会说老爷糊涂,只会说他被蒙蔽了。可对于了解教廷决策程序的人来说,这些信的内容实在荒唐,既无法上交,也没法回复。 康熙在苦等没有结果后,感到尊严受到深深的伤害,下令禁止传教,但他对耶稣会的传教士网开一面,劝他们继续留在宫廷服务,清廷保证他们的安全。一些传教士托词没有收到罗马教廷的直接命令,在清宫中拖延了很多年。 有了这番前史,就能理解乾隆面对马戛尔尼使团复杂的心态了。 乾隆想与西方修好,但他希望双方建立平等的关系,所以给予马戛尔尼使团以极高规格的接待,以彰显大清朝的国力。然而,这个努力并不成功,由于地方官员送上船的猪羊中有些已染病,船员们将它们扔到水中,结果沿途的清朝子民争先恐后下水抢夺,马戛尔尼深感恐惧,怕他们吃了有病的动物,带来瘟疫,便命令以后不许扔到水中,而是沿途掩埋,结果这些掩埋地很快被挖开… 在接待方面,乾隆做了精心准备,比如马戛尔尼第一次到京参观,被安排在圆明园西洋楼,这是一座巨大的西洋建筑,乾隆希望能给他们以强烈刺激,可马戛尔尼却感觉一般,此外,还赐给马戛尔尼红葡萄酒,这在大清朝是难得的饮品,但并没得到交口称赞。这都让乾隆感到不快,觉得英国人不识抬举。 乾隆对马戛尔尼带来的西洋设备颇感兴趣,比如大型的天文钟,是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安装到一半时,他曾前去看热闹,可他没看出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在他心中,产生了这些西方人是骗子的想法。当时,马戛尔尼赠送的枪炮都是最先进的,47年后,正是仰仗它们,英法联军以极少的代价逼迫清廷签订城下之盟,可乾隆手下报告说,那是一些“鸟枪”,当时大清朝精锐部队已配发了火枪,乾隆对这些“鸟枪”自然没有好感。 乾隆是一个精明的皇帝,可他陷入了人类认识中常见的“相似性陷阱”,一步步被误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