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昭??高才短命人谁惜史学毕业论文
正文
摘要:万宜堂 1909年,曾昭??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河塘乡曾氏“万宜堂”。万宜堂由曾昭橘的曾祖父曾国潢修建,取意“万代千秋”“宜室宜家”。曾昭??在家中排行第三,有兄妹七人,依次为:兄昭承、昭抡,弟昭极,妹昭懿、昭麟、昭楣
关键字:曾昭,高才,命人,谁惜,万宜堂,下载,论文网,view-12
万宜堂
1909年,曾昭??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河塘乡曾氏“万宜堂”。万宜堂由曾昭橘的曾祖父曾国潢修建,取意“万代千秋”“宜室宜家”。曾昭??在家中排行第三,有兄妹七人,依次为:兄昭承、昭抡,弟昭极,妹昭懿、昭麟、昭楣。
学行俱佳
曾昭楣回忆说:“??姐长我十一岁。幼时我多病,每次都是她给我讲故事,剪纸人,喂药。先母治家甚严,对我们的教育尤为注意,家中设家塾,请一饱学的老师专授中文。我等都是五岁入学,读完十三经,兼背诵古文诗词等。满十二岁去长沙进初中。族叔筱屏老师从姐教起(长沙两兄另从一师),至我读书,整整在我家教了十八年。姐学的最精,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后入艺芳攻读六年,学行俱佳。
曾昭??读书的艺芳女校由她的堂姐曾宝荪创立。曾宝荪是曾国藩的曾孙女,同样受过良好的教育,曾经留学英国,回国后创立女校,教书育人。曾宝荪执掌艺芳女校期间,期望学生“好学,又不专读呆书”,能“崇信基督,又不忘孔孟之道”,能“守校规,又能提出有条有理的建议”
绛云深处,听尽潇潇雨
1929年从艺芳女校毕业后,曾昭??来到南京,考入中央大学外语系读书。一年后,转入国文系。那时候中央大学国文系名师云集,黄侃、胡小石、吴梅等在此执教。曾昭??入胡小石门下,他们的师生情谊也由此开始。曾昭??曾经回忆:“余自1931年秋始识师。其时师在金陵南雍讲甲骨文及金文课,余往听课,惊其引证之淹博,说理之致密,自是有课必往听,亦登门请益。师手写声韵表及说文双声字例,皆命余誊录一遍,余略知古文字声韵之学,皆师之教也。”胡小石是著名的教育家、学者、诗人、书法家,毕生致力于古文字学、声韵学、书学、楚辞之学、中国文学史之研究。曾昭??在为恩师胡小石所撰的墓志中,特别点出胡小石生平所致力的三大领域:古文字之学、书学和楚辞之学。这也是曾昭??得益最多的三个方面。
曾昭??在诗文上也有所造诣。在《忆胡小石师》一文中,曾昭??记录了师生间诗词唱和的情景:“师生平喜诵吴梦窗《点绛唇》‘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一词,用其韵至再至三,群弟子亦和之。余和曰:‘小阁飞空,一池碧映垂杨路;绛云深处,听尽潇潇雨。
从南京到伦敦
1935年,曾昭??告别师友,前往伦敦大学攻读考古学,研究方向从案头转向田野,也成为我国首位赴海外学习考古学的女性。在英国读书期间,曾昭??利用寒暑假到各地博物馆收集散失在英国的中国铜器资料。1937年,曾昭??在伦敦大学的毕业论文《中国古代铜器铭文和花纹》得到导师首肯,并获得硕士学位。
归国
1937年7月,曾昭??前往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参加什维希威格考古实习,而后去慕尼黑博物院参加藏品整理和展览设计等实际工作。就在这时,卢沟桥事变爆发,曾昭??“开始痛恨自己为什么要学历史考古,想当初如果跟随二哥昭抡学化学多好”,因为战争需要的是枪炮弹药。从德国返回英国后,曾昭??决定回国,与家人、国人共担国难。1938年9月,曾昭??离开英国,后经德国去法国,在法国乘海轮回国,同船归国的还有费孝通、杨周翰等人。
归国后,曾昭??受聘于中央博物院。她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地区展开考古调查,发掘了龙泉遗址、白云甲遗址及四川彭山汉墓。曾昭??采取的田野工作方法,是当时英国乃至全世界的最好的工作方法,为中国考古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因为在考古发掘方面的突出成绩,曾昭??不久被任命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总干事,成为当时国内最重要的博物、考古机构的实际负责人。1948年曾昭??参加联合国博物馆协会,为当时参加该协会的9名中国个人会员之一。
南曾北夏
1950年,曾昭??出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1955年担任院长。在主持工作期间,曾昭??组织了国内博物馆的最早一批重要文物展览,领导了南京栖霞山六朝陵墓、祖堂山南唐二陵、山东沂南汉代画像石墓等一批重要考古项目,还主持编制了《南京博物院十二年远景规划纲要》。在博物馆界与考古界,曾昭??与北方考古界领军人物夏鼐并称为“南曾北夏”。1956年,曾昭??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在宴会上与毛泽东碰过杯。几年后,毛泽东还曾提到她:“曾国藩的后代,还有个叫曾昭??的。
高才短命人谁惜
1964年12月24日,曾昭??对司机说:“去灵谷寺吧,我想散散心。”到了灵谷寺,她将一包苹果递给司机,说:“请你吃着,等我一会儿。”大约十几分钟后,曾昭??从灵谷塔上纵身一跃,与世长辞。后来,人们在曾昭??的大衣口袋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