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古镇史学毕业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马古道上的古镇史学毕业论文 正文 摘要: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茶、马,指的是贩茶换马。川藏茶马古道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直到西 关键字:茶马,道上,古镇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茶、马,指的是贩茶换马。川藏茶马古道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全长近4000公里,已有1300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前不久,笔者踏上茶马古道,充分领略了这条千年古道各个驿站古镇风采。 望鱼古镇 望鱼古镇是昔日茶马古道进出成都的重要驿站。因为主要建筑坐落在一个突兀于山腰的巨石上,巨石形似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当我弃车拾级而上、登上这百多级的台阶时,不禁惊叹望鱼古镇的奇特了。原来新旧就在这方寸之间和谐共生,错落有致,丝毫没有混杂凌乱的感觉。古镇很小,小得一支烟的工夫便可从头走到尾。街道两侧都是极为平常的民居,清一色的老式木结构吊脚楼,小青瓦木板房,甚少用石料,屋顶一律是黑色的瓦片。同所有的古村一样,细节的精美无处不在,木制的窗花都是各种动物形象,用作支撑梁柱的石礅有四面的、八面的,每一面都雕刻有饰品。 雨城气候多雨潮湿,岁月的痕迹连同那些青苔布满了各个角落,幽暗的绿色占据着视野。青石铺就的老街和已经倾斜了的房梁都无语地述说着古镇的历史。石板上先民脚步踏出的凹槽和挂在房檐下的草鞋,把古镇的艰辛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小小的望鱼古镇是一段正在消失的历史碎片,那些挂在房檐下的大红灯笼显得十分矫情,无法掩盖古镇的衰败、还原古镇昔时的喧哗。 沙溪古镇 沙溪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西南地区兴起,并成为当时唐朝和吐蕃的缓冲地段,也是连接强者之间的纽带,更是沟通两者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途经地之一。沙溪作为当时古道上的一个古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许是上苍对沙溪情有独钟,唐代以后,与沙溪坝一山之隔,位于沙溪西部的弥沙发掘了盐井,古称傍弥潜井。沙溪是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古镇的贸易也随之加入新的内容――盐。盐井的开采,犹如锦上添花,为沙溪的发展推波助澜,古镇作为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一跃成为茶马古道的盐都,成为西藏、滇西北地区食盐供给的集散地。 这个曾经繁荣的古镇能够得以幸存至今,是因为它被新时代的大马路抛弃了或者说绕过了。当滇藏茶马古道上许多马帮文化遗迹都被时间抹去的时候,它却因为偏僻和闭塞而默默无闻地存在着。与丽江、大理相比,它现在是小了许多,更落后了许多,但它比束河更为单纯宁静,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存在丝毫不逊色于茶马古道上的其他遗迹。 束河古镇 束河在纳西古语中称“绍坞”,又叫龙泉村,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走在束河街上,眼前之景与我想象的有些不同。不宽的石板路倒也清幽古朴,但小街道路两侧的房屋虽然是当地的老式建筑,一眼看去却全是商铺,有些还挂上了稀稀拉拉的红色灯笼。 街旁小吃摊摊主对我热情指路:这一条是通往新村的,那儿都是镇上人盖的新房子,若不想看那就往上走,到了山脚下,才是古屋。据此向前,拐过两个弯道,眼前出现了新的景象。踏上昔日木氏土司设计的石砌青龙古桥(烟柳平桥),放眼望去,只见青石灰瓦的纳西风格民舍筑于青龙河水波之中,恍然间,不觉忘却这是在海拔2400多米的云贵高原,而似是置身于俏雅江南的鱼米水乡。从这里开始,算是束河村真正的古城。沿溪向北而行,就看到龙泉山下古树参天,水流源头,一池日夜涌泉的晶莹碧水,汇成了九鼎龙潭。远处,玉龙雪山倒映其中,清亮潭水中,鱼儿成群漫舞游弋,小湖旁便是北泉寺。龙潭上端建有一座寺庙,名叫“三圣宫”,供奉着皮匠祖师孙膑,足见当年皮毛加工贸易产业之兴盛。东楼楼基直接入水,几面都有回廊,供游人凭栏远眺。但院子里却是荒草萋萋,似乎没有人专门管理。转眼远望,西山上的片片漆树已经泛红,令人赏心悦目,那就是“西山红叶”一景。往上走为聚宝山,我则顺着山边道路向西南游览。沿途是趋于古朴的原生态自然旧貌:高低不平的石板道或窄窄的碎石混土路,经年历久的木椽农舍,绿草野花在屋边墙角蓬蓬而生,路旁农家菜田被南瓜秧、辣椒枝、青菜叶切割得片片畦畦,三五芦花草鸡悠闲踱步啄食,显现出一派纳西田园牧歌的生活实貌。 和顺古镇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就走进了和顺古镇。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鳞次栉比,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慨叹――这里竟然藏匿着一个如此辉煌的村落。和顺镇位于云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