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发展与管理政策Policy of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第九讲 中国反贫困政策 主要内容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演变和现状 中国灾害基本情况 中国灾害应对机制和救助政策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仍快速下降 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不同程度的贫困人口的都保持了相对高位的减少速度 从不同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减贫速度最快, 西部地区仍然是贫困人口集中的区域 城乡居民不平等程度在加深 农村居民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农户收入差距扩大 不同农户和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 长期贫困为主向暂时性贫困转变,脆弱性增强 疾病的影响 市场的冲击 就业的影响 灾害的冲击 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阶段 1949-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广义扶贫阶段 1978年-1985年,制度性变革引发的大规模缓贫阶段 1986年-2000年,高速经济增长阶段的集中有目的的开发式扶贫 2001年-2005年相持状态下的新阶段扶贫 1949-1978年,广义扶贫阶段 贫困状况 在1973-1977年,每年平均有12.6个省份,占全国省区的43%的地区粮食不足或严重不足,人口规模约为3.9亿,占同期农村总人口的50.15%。其中有1亿人口粮食严重不足,占同期农村总人口的12.9% 。 如果按照农民人均分配收入50元以下作为衡量穷县、穷队的标准,根据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对1977-1979年全国穷县的统计 ,1977年全国28个省、市、区(除西藏)穷县数量为51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22.5%,其中,人均分配收入40元以下的县为182个,占全国总县数的7.9%。穷队数180万个,占全国总队数的39%。 当时中国农村的贫困主要表现为普遍性贫困和绝对贫困。 有利于贫困减缓的政策 土地改革 粮食的统购统销 以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保障体系 一些为后来发展带来障碍的政策 城乡隔离政策: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 以城市和工业为优先的经济发展政策 重工业优先发展 工农产品剪刀差 1978年-1985年,制度性变革引发的大规模缓贫阶段 贫困状况 如果按世界银行的贫困线标准衡量,1978-1985年,贫困发生率从33%下降到11.9%。贫困人口由2.6亿下降到0.96亿,下降幅度为63%。 若按国家统计局贫困线计算,1978-1985年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14.8%,贫困人口由2.5亿人,下降到1.25亿,下降了50%,平均每年下降速度为9.43%,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 制度变革的核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产品价格政策:打破统购统销,放开市场 农业银行的恢复(1979年) 劳动力流动政策 专项扶贫活动开始出现 以工代赈 三西扶贫开发 甘肃河西地区19个县(市、区)、甘肃中部以定西为代表的干旱地区20个县(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 8个县,共计47个县(市、区), 每年2亿元 确定18个贫困重点地带 开发式扶贫阶段 1986年国务院扶贫办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政府主导的专项扶贫行动的开始。 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 即在国家的必要支持下,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 从“输血”到“造血” 特点 成立了专门的机构 设定了国家级贫困县 确定了资金的投入 目标瞄准 国家级贫困县 以县为标准1985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作出过重大贡献,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老区县,给予重点照顾,放宽到年人均纯收入300元 592个 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数量较多的省区是:云南(73个)、陕西(50个)、贵州(48个)、四川(43个)、甘肃(41个),数量较少的省区是:广东(3个)、浙江(3个)、吉林(5个)、海南(5个) 除国家贫困县外,各省还依据自己的标准,确定了368个省定贫困县,享受省级财政补贴。省标准有很大差异: 云南的人均收入150元-江苏的400元 2001年重新确定贫困县 重点县的确定采用“631指数法”法: 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占60%权重(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各占80%与20%比例); 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县数(占全国比例)占30%权重; 人均GDP低的县数、人均财政收入低的县数占10%权重。其中:人均低收入以1300元为标准,老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为1500元;人均GDP以2700元为标准;人均财政收入以120元为标准 在全国中西部21个省区市确定了592个县(旗、市)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原先也设立国家贫困县的广东、辽宁、浙江、山东、福建、吉林等省不再确定国家级扶贫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驼峰500重载无人机产品介绍.pdf VIP
- 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培训课件-(2).pptx VIP
- 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点速记20页.pdf
-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面向社会招聘93人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SYNSPEC PM型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说明.ppt
- 从去思碑到言行录-元代士人的政绩颂扬、交游文化与身分形.pdf
- 赢利-未来10年的经营能力-读后感.pptx VIP
- 一次函数存在性问题(菱形).docx VIP
-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肠道感染的措施.pptx
- 2024年2月贵州省2024届高三大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