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XX弗列德里克·肖邦的作品及故事资料.docVIP

肖邦的XX弗列德里克·肖邦的作品及故事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肖邦的XX弗列德里克·肖邦的作品及故事资料 钢琴诗人 ——肖邦 全名:弗列德里克·肖邦 国籍:波兰 生卒年:1810—1849年 地位:伟大的钢琴作曲家 主要作品:肖邦一生创作了约200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2部《钢琴协奏曲》、3部《钢琴奏鸣曲》、4部《叙事曲》、4部《谐谑曲》、24 首《前奏曲》、12首《练习曲》、21首《夜曲》、54首《玛祖卡舞曲》、18首《圆舞曲》、侣首《波兰舞曲》和4首《即兴曲》等 肖邦是世界音乐史上唯一只为钢琴创作的作曲家。虽然他也写过艺术歌曲和室内乐,但因为他是一位百分百的钢琴家,所以即使为其他乐器作曲,钢琴仍然占主导地位。 钢琴天才 弗列德里克·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邻近华沙的热拉佐瓦——沃拉的一个田庄里。父亲原是法国人,年轻时移居波兰,参加过波兰反抗异族侵略的起义,起 义失败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母亲出身于波兰贵族家庭。肖邦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的高度才赋,从小就已显露出来:6岁开始跟随普契尼学习钢琴,7岁便在私人 音乐会上演奏,发表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岁开风琴演奏会;9岁在慈善音乐会上演奏罗维支的钢琴协奏曲而使听众大为吃惊,被誉为钢琴演奏的天 才;10岁创作了一首进行曲献给康斯坦丁大公;12岁跟随艾尔斯纳学习作曲。由于身体赢弱,肖邦直到13岁才进学校读书,但是在此之前,他在家里却毫不费 力地学会了各门课程。1826年,16岁的肖邦进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这时他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毕业时他的平素不爱夸奖人的 老师破例称他为“音乐的天才”。 1830年,由于国内 * 势动荡,肖邦听从他的老师和亲友的规劝,动身到国外旅行,争取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用他的音乐为祖国服务,为祖国争得更大荣 誉。1 1月,他带上一坏祖国的泥土,和朋友一起到欧洲各地旅行演奏。当时离11月29日爆发的波兰武装起义并不久。这次起义最初是胜利的,但几个月后被血腥镇压 了。波兰人民重新陷入了沙皇日益加重的奴役之中。这一去,正如他自己预感的那样,就此同他的祖国永诀了。 1831年10月,他在旅途中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后万分悲痛,愤然写出了《革命练习曲》这一充满激情的伟大作品。 从此,他便定居在巴黎。尽管他在这里赢得了欧洲第一流钢琴家的声誉,但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因此,肖邦在后期的许多作品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亡国的悲愤之情。 1837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表现出了刚直不阿的坚强性格。 1838年,肖邦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同居,在乔治·桑的文艺沙龙,他还接触到更多的文艺界著名人士,但是最使他神往的却是单独同波兰朋友们在一起,特别 是为波兰著名诗人密茨凯维支弹奏,因为在这时候,他好像置身于遥远的祖国,音乐唤起了他的生动回忆,复活了昔日生活的情景。 乔治·桑与肖邦 在巴黎,上流社会的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欢迎肖邦。他天生具有优雅的仪态,才气横溢,有着在最文明的社会中熏陶出来的温文尔雅的风度。在这个社会中,他毫不费力地赢得了成功。在这里,一位女性走进了他的生活与创作。她就是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 乔治·桑比肖邦大6岁,她长得并不漂亮,身材矮小,体态微胖。她有一个奇女子浪漫偏激,放荡不羁的一面;也有寻常女子朴素温清,富于牺牲的一面,只不过后者常被前者所掩盖。 他们两个就天性来说很难彼此理解,也很难相爱,但也 * 这里面没有真正的感情。这两位艺术家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深刻地了解对方性格中的特点,即使如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维持了10年。 1838年到1839年冬天,乔治·桑15岁的儿子健康不佳,肖166邦也在患病(这种病后来导致他过早辞世)。乔治·桑希望他能恢复健康,于是,带着儿子和肖邦一起离开巴黎,去南方疗养。从那以后,他们开始了长达10年的同居生活。 1847年,乔治·桑和肖邦之间发生了不和,很快导致了永久的破裂。这给了他致命的打击。在此之后便是他一生中最阴暗的日子,生活没有保障。1848年 春,他虽然到过英国,且受到热烈欢迎,但是他这时的精神状态,正如他的信上所说,已经“没有任何感觉,只是拖着生活,耐心等待自己的终场”。同时11月, 肖邦带着重病回到巴黎。1849年10月17日,一直折磨他的支气管喉结核终于夺走了年仅39岁的天才音乐家肖邦的生命。巴黎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参加了他 的葬礼——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肖邦自己的《葬礼进行曲》送他下葬。根据肖邦生前的意愿,他的一颗忠于祖国的心脏被送回华沙,葬在一所教堂里。 “夜曲”和解了夫妻吵架 “夜曲”是肖邦音乐创作中最

文档评论(0)

187****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3054242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