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严格说是一篇驳论文,从文学体裁的角度来看是一篇杂文初中学生对于议论文接触得并不多,尤其又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是作品内容、背景还是作品的语言表达都让现代学生感到陌生,因此,这是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文章。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八年级已经学习过立论的文章,对立论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但驳论文在教科书中还是首次接触到,大部分学生对于驳论文的知识和驳论方法的了解甚少,而且这篇文章语言犀利尖锐,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读起来富有鼓动性。要引导学生诵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驳论和立论相结合来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2、品味重要语句,体会本文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这篇杂文所选用的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方式。
2、认识和揣摩富于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体会鲁迅的语言艺术。
3、掌握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并学习鲁迅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驳论和立论相结合来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重要语句,体会本文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情境导入:
有人说,新世纪的中国是腾飞的巨龙,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背景简介
1、背景资料: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2、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集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甚是巧妙。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它包含对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这几方面内容交织在一起,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
三、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慨(kǎi)叹 省(xǐng)悟 诳(kuāng)骗 诬(wū)蔑
脂(zhī)粉 脊( jǐ )梁 状元宰(zǎi)相 搽(chá)
理解词意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势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 诳骗:说谎话骗人。
?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 生路:文中指维持生活或生存的途径。
? 家谱: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事。
? 怀右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到退还右的思想情绪。
?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 埋头苦干: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 地大物博: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3、梳理结构
本文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1-2段),引出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3—8段),从对方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10月17日 散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19日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18日 散文阅读之分析重点词句的含义-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15日 议论文阅读之分析论证方法-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20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14日 议论文阅读之分析论点-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19日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15日 叙事类散文阅读-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18日 即事咏怀类诗歌鉴赏-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2019年10月20日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复习).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doc
- 精品解析: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江苏省宜兴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份质量调研语文试题.doc
- 精品解析: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雅博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2019学年初三第一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