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x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校参与的课题是曲阜市《“学问思辨行”深度学习课 堂实践模式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旨在结合农村教育现状、创新数学课堂模式, 让农村数学教育乘上高效课堂改革的列车,从而进一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改 革。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数加减法》,接下来我将从课题研究目标及研究内 容、研究成果与本节课的有效结合、本课的设计流程以及课题研究中的体会和反 思等四个方面来说一下我的这节课。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教师研究目标: 1、开发一种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与推广的高效课堂模式 。 2、通过“学问思辨行”深度学习课堂实践模式的研究”,促进学校和教师在 教育观念上的变革和创新,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 学生发展目标: 增进学生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认知,了解。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培养敢发言、愿表现、爱动手、爱动 脑等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构建“ 学问思辨行”深度学习课堂实践模式”结构体系。根椐课程的需要, 将课堂划分为“学”、“思”、“问”、“辨”、“行”5个教学环节。 二、课题研究与本课的有效结合 作为一个农村学校,怎样才能把教育教学搞好,怎样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融 合到教育工作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 10 多年。直到 2015 年 10 月份,参加由 陈主任在实验中学的课题培训会,我得到了启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 自己的一个教育理念,结合我的教育经历,与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我发现:深 度学习 “学”、“思”、“问”、“辨”、“行”中的“思”不就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的 教育内涵吗?学习和做人,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 不言而喻。于是,我把“学习用脑  做人思考”当做我一生的教育理念。 基于以上几点上,我选择了《小数加减法》一课作为本课题的一个课例进行 说课。 三、五步教学流程设计 学习目标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 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导学流程 一、 了解感知( 5 分钟)学 回顾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完成以下题目: 1.计算  645+429= 645-129= 2.思考  整数加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3.看视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 深入学习 1、典型例题 探究小数加法计算方法 6.45+4.29= 6 . 4 5 +4 . 2 9 你怎样列竖式,小数点怎样处理? 自己独立计算,把不明白的地方用红笔?标一标。(5 分钟)自 学 把自己的感想说给同位听。不明白的地方问同位。(5 分钟)问 (4) 小组互问。(3 分钟) (5) 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3 分钟) 2、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6.45-4.29= 6. 4 5 — 4 . 2 9 自己独立计算,把不明白的地方用红笔?标一标。(3 分钟)自 学 把自己的感想说给同位听。不明白的地方问同位。(2 分钟)问 (3) 小组互问。(2 分钟) (4) 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 分钟) 2、归纳总结( 3 分钟)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你还有什么提示给大家? 三、 迁移应用 小明从 7 岁到 10 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附 1:板书设计: 附 2  数学课堂五步教学法,其中“思”环节 占 8 分钟,“问”环节占 10 分钟,“辨”环节占 8 分钟,“行”环节中“归纳总结” 占 2---3 分钟必须有。通过思问辨三个环节,学生能增加 3 次不同层次的加深, 最后再加上行环节。这样一节课,经过 4 次加深学习,学生的效率应该不会低。 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喜欢这种课堂模式。

文档评论(0)

137****66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