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pdf

我国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幼儿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 一、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概述 (一)幼儿园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20 世纪以来,儿童攻击性的发展与控制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 究课题之一。心理学家帕克和斯雷比指出,在本世纪过去的岁月,很少有课题 像攻击及控制那样引起如此多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关注。的确,从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开始,直到近年来的认知心理学,持有不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均对儿童攻 击的发展与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关于攻击性的定义是各种各样的。弗洛 伊德等人认为,攻击和争斗是人与动物的本能;驱力论认为,攻击是个体遭受挫 折后产生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是通过观察和强化学习到的;社会认 知论认为攻击是因为攻击者对于社会信息的错误知觉而引起的;社会生态学者认 为,个体周围环境的每一个影响源都可能引起攻击。人类的攻击是一种普遍现象, 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儿童时期出现的攻击行为较多的是打人、咬人、骂人、说 脏话、叫别人的绰号,以及用表情、手势和其他体态语言引起他人气恼。另外还 有一些不明显的攻击行为,例如,在暗中给别人下绊,告诉别人不要和某某人玩; 自己生闷气、有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等。攻击行为不仅会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身体, 而且对儿童的今后的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比较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 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 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 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 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 性行为,但幼儿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性行为。 (二)幼儿园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这期间,年轻的父母千方百计地满 足孩子的需要,很容易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稍不如意,就以攻击手段来发泄不 满情绪。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只有平 时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善良的品格。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从这点 出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 在过去的 20 世纪中,攻击行为一直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正像 Parke Slays 指出的:“很少有哪几个课题像攻击及其控制那样,引起了如此之多 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个体攻击的研究多聚焦 于小学以上阶段,面对于幼儿甚至更早期的儿童的攻击问题研究还不够。经验告 诉我们:儿童的攻击行为及儿童之间冲突早在两岁就有了,但是,其特点又有哪 些? 1.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明显的性格差异和年龄差异 一般讲,在儿童成长发育的早期,争吵、打架、说谎、骂人、破坏、发脾气 等攻击性行为就有所表现,而且男孩发生的次数比女孩多。到了幼儿期,这种性 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4 岁前儿童,男孩和女孩发生踢打、 哭叫,表现得大致类同。但是,4 岁以后,男孩则打得多叫得少,而且男孩的攻 1 击性行比女孩更加稳定。研究表现:幼小时期攻击性强的孩子到成所后多数也富 有攻击性,其中男孩比女孩表现得更明显: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犯罪行为,大多数 可追溯到幼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 应与传统文化观念密切相关。即在传统文化背景下,把攻击性行为往往看成是男 性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社会所认可、所接受,而对女性来说,女孩的攻击性 行为则为社会所否定,受到抑制和惩罚。于是女孩自小就逐渐学会抑制攻击性行 为,而男孩却毫无顾虑地表现攻击性行为。 2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是否提供模仿的样例密切相关 经验表现,向儿童提供攻击性行为的样例,也就是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对 象。当前,大量电视、电影、录像片中的武打动作、枪战场面、凶杀情景等暴力 情节,引诱儿童模仿打斗,表现凶残,情感冷漠,行为失常,甚至形成攻击性人 格障碍。因此,给儿童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样例,不仅会增强儿童的攻击性行 为,而且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甚至会走上暴力犯罪的歧途。 3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随奖惩手段的不同而发生性质上的不同 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奖惩会增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例如,对 A 、B 两个 实验进行实验:当 A 组儿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