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手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膜手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 结膜遮盖手术 【适应证】 1.非手术治疗无效,而且接近穿孔的周边部角膜溃疡或角膜痰,可行部分球结膜遮盖术。 2.角膜缘伤口裂开,虹膜脱出,又无法直接缝合关闭伤口时,可行部分球结膜遮盖术。 3.大范围角膜溃疡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全球结膜遮盖者。 4.眼球萎缩不愿意行眼球摘除,可考虑全球结膜遮盖术。 【禁忌证】 1.角膜已经穿孔,并有组织缺损者。 2.眼球无萎缩,仍有光感者;或角膜伤口小,其他手术仍有修复可能者。 【术前准备】 1.应做必要的细菌、真菌刮片及培养,或活组织检查,尽可能明确病因诊断。 2.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 3.冲洗泪道。 4.结膜囊冲洗。 【麻醉】 1.表面麻醉。 2.球后神经阻滞麻醉。 3.球结膜下浸润麻醉。麻醉药液中可加入少许1:1000肾上腺素,以减少出血。 4.必要时行眼轮匝肌阻滞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于角膜病变相邻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并在球结膜和球筋膜之间钝性分离。分离范围决定于覆盖角膜面的大小。要求结膜瓣比覆盖面积大30%. 2.清除创面残留的角膜上皮病变。 3.边缘病损采用头巾式遮盖,中央病损采用桥式遮盖。结膜瓣边缘要大于病损2-3mm,以10-0缝线固定。缝合结束时,应将球结膜瓣平整覆盖于创面。 4.术眼涂抗菌药物眼膏,双眼遮盖。 【术后处理】 1.术后第2天起每日换药。 2.换药后双眼涂抗菌药物眼膏,术眼绷带包扎3d。术后7d拆除结膜瓣缝线。 3.如术眼为角膜感染病变或于术后出现分泌物增多,则全身应用抗菌药物5-7d。 【注意事项】 1.分离并用于遮盖的球结膜应不带球筋膜组织。 2.如球结膜明显水肿时,则要求结覆盖的结膜面比创面大50%. 3.术后密切观察,注意有无分泌物增多,如有应注意有无感染发生,或原有感染是否未能控制,并及时处理。 第二节 翼状胬肉手术 【适应证】 1.进行性翼状胬肉,其头部已侵入角膜2mm以上者。 2.静止性翼状胬肉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影响视力者。 3.翼状胬肉妨碍眼球运动时。 4.翼状胬肉妨碍角膜移植或白内障等内眼手术时。 【禁忌证】 1.眼睑、结膜或角膜有急性炎症者。 2.明显睑内翻者。 3.急、慢性泪囊炎患者。 4.眼前节活动性炎症者。 【术前准备】 1.眼部滴抗菌药物眼药水1-3d. 2.检查凝血功能。 3.向患者充分解释术后翼状胬肉复发及发生散光的可能。 4.冼脸,清洁脸部。 【麻醉】 1.表面麻醉。 2.结膜下浸润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眼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根据胬肉情况选择手术类型:埋藏术、单纯切除术、联合手术等。 3.埋藏术将胬肉头颈分离,头部用7-0丝线做褥式缝合,并转移至上或下穹隆结膜下缝合固定。 4.单纯切除术将胬肉分离,剪除头颈部及体部结膜下增生组织。 5.联合手术是在胬肉分离的基础上联合结膜移植、黏膜移植、角结膜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或角膜移植,以此处理术中暴露的黏膜或浑浊的角膜,防止结膜再度增生。 6.如有条件,手术最好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切除翼状胬肉的深度要适宜,清除病灶应彻底,切除胬肉的角膜表面尽量保持光滑,以便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及翼状胬肉复发。 7.术毕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以无菌纱布遮盖。 【术后处理】 1.术后第2天起每日换药。如有组织移植片,则隔日换药1次。 2.眼部滴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每日3次,持续1-3周。 3.术后5d拆除结膜缝线。 【注意事项】 I.如有条件,术中局部应用0.2%-0.4%丝裂霉素C,术毕时和术后1,2周时应用p射线照射手术区,可降低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 2.翼状胬肉明显充血时,应暂缓手术,以防复发。 3.翼状胬肉合并活动性沙眼者,应充分治疗沙眼后再进行手术,以防复发。 4.术后翼状胬肉复发,不宜在短期内施行二次手术,以免加速胬肉发展。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