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钢筋地六大焊接缺陷.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文档 现场钢筋的六大焊接缺陷! 1 外观缺陷 外观缺陷(表面缺陷)是指不用借助于仪器, 从工件表面可以发现的缺陷。 常见的外观缺陷 有咬边、 焊瘤、 凹陷及焊接变形等, 有时还有表面气孔和表面裂纹。 单面焊的根部未焊透等。 A、咬边 是指沿着焊趾, 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 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 得到熔敷金属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 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 即电流太大,运条速度太小所造成的。焊条与工件 间角度不正确, 摆动不合理,电弧过长, 焊接次序不合理等都会造成咬边。 直流焊时电弧的 磁偏吹也是产生咬边的一个原因。某些焊接位置(立、横、仰)会加剧咬边。咬边减小了母 材的有效截面积 , 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还会造成应力集中,发展为裂纹源。 咬边的预防:矫正操作姿势,选用合理的规范,采用良好的运条方式都会有利于消除咬边。 焊角焊缝时,用交流焊代替直流焊也能有效地防止咬边。 B、焊瘤 焊缝中的液态金属流到加热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从焊缝根部溢出, 冷却后形成的未与母材 熔合的金属瘤即为焊瘤。焊接规范过强、焊条熔化过快、焊条质量欠佳(如偏芯),焊接电 源特性不稳定及操作姿势不当等都容易带来焊瘤。在横、立、仰位置更易形成焊瘤。 焊瘤常伴有未熔合、夹渣缺陷 , 易导致裂纹。同时,焊瘤改变了焊缝的实际尺寸,会带来应 力集中。管子内部的焊瘤减小了它的内径,可能造成流动物堵塞。 防止焊瘤的措施:使焊缝处于平焊位置,正确选用规范,选用无偏芯焊条,合理操作。 C、凹坑 凹坑指焊缝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于母材的部分。 凹坑多是由于收弧时焊条(焊丝)未作短时间停留造成的(此时的凹坑称为弧坑),仰立、 横焊时, 常在焊缝背面根部产生内凹。 凹坑减小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 弧坑常带有弧坑裂纹 和弧坑缩孔。 防止凹坑的措施:选用有电流衰减系统的焊机,尽量选用平焊位置,选用合适的焊接规范, 收弧时让焊条在熔池内短时间停留或环形摆动,填满弧坑。 D、未焊满 未焊满是指焊缝表面上连续的或断续的沟槽。 填充金属不足是产生未焊满的根本原因。 规范 太弱,焊条过细,运条不当等会导致未焊满。 未焊满同样削弱了焊缝, 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同时,由于规范太弱使冷却速度增大,容易带 来气孔、裂纹等。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防止未焊满的措施:加大焊接电流,加焊盖面焊缝。 E、烧穿 烧穿是指焊接过程中,熔深超过工件厚度,熔化金属自焊缝背面流出,形成穿孔性缺。 焊接电流过大,速度太慢,电弧在焊缝处停留过久,都会产生烧穿缺陷。工件间隙太大,钝 边太小也容易出现烧穿现象。 烧穿是锅炉压力容器产品上不允许存在的缺陷, 它完全破坏了焊缝, 使接头丧失其联接飞及 承载能力。 防治措施: 选用较小电流并配合合适的焊接速度, 减小装配间隙, 在焊缝背面加设垫板或药 垫,使用脉冲焊,能有效地防止烧穿。 F、其他表面缺陷 : (1) 成形不良 焊缝的外观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有焊缝超高,表面不光滑, 以及焊缝过宽,焊缝向母材过 渡不圆滑等。 (2) 错边 两个工件在厚度方向上错开一定位置,它既可视作焊缝表面缺陷,又可视作装配成形缺陷。 (3) 塌陷 单面焊时由于输入热量过大, 熔化金属过多而使液态金属向焊缝背面塌落, 成形后焊缝背面 突起,正面下塌。 (4) 表面气孔及弧坑缩孔 (5) 各种焊接变形如角变形、 扭曲、 波浪变形等都属于焊接缺陷 O 角变形也属于装配成形缺 陷。 2 气孔和夹渣 A、气孔 气孔是指焊接时, 熔池中的气体未在金属凝固前逸出, 残存于焊缝之中所形成的空穴。 其气 体可能是熔池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quan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