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连墙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XXXX大桥 北锚锭地连墙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PAGE 8 地连墙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目录 TOC \o 1-3 \h \z \u 1.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1 1.1.适用范围 1 1.2.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概况 1 2.2.自然条件 2 2.2.1.气象 2 2.2.2.水文 3 2.2.3.地质 3 2.2.4.地形地貌 5 3.主要比选项目 5 4.方案比选 5 4.1水泥搅拌桩水泥加料方式比选 5 4.1.1方案一:袋装水泥方案 5 4.1.2方案二:散装水泥方案 7 4.2方案比选结果 8 1.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 1.1.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XXXXX大桥北锚碇地连墙水泥搅拌桩施工。 1.2.编制依据 1、XX市XXXX大桥初步设计图纸。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TG79-2012) 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QBBY_10301-2003)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工程概况 2.1.概况 XXXX大桥全长4.1km,双层共布置10车道(上层6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4车道城市主干路,并在下层两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其中:通航孔主桥采用主跨1700m悬索桥,悬吊跨度为465m+1700m+465m。 XX侧锚碇基础设计采用外径98m,壁厚1.5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加环形钢筋砼内衬作为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嵌入中等胶结泥质砂岩6.06~8.57m,墙底标高为-35m,地连墙总深度59m。地连墙机构见“图2.1-1XX侧锚碇基础结构示意图”。 图2.1-1 XX侧锚碇基础结示意图(单位:cm) 2.2.自然条件 2.2.1.气象 XX市地处江汉平原东缘,地处中纬度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炎冬寒,具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 = 1 \* GB2⑴气温:市区多年平均气温16.7℃;历年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8℃~31.4℃;历年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为2.6℃~4.6℃。每年7、8、9月为高温期,12月至翌年2月为低温期,并有霜冻和降雪发生。 = 2 \* GB2⑵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1204.5mm,最大年降雨量2107.1mm,最大月降雨量为820.1mm,最大日降雨量317.4mm,最小年降雨量575.9mm,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年平均蒸发量为1447.9mm。 = 3 \* GB2⑶湿度: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6.4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7%。 = 4 \* GB2⑷蒸发:年平均蒸发量为1447.9mm。蒸发与气温关系密切。 = 5 \* GB2⑸风:本区冬季受寒潮影响,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南风,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风以四月最多、九月、十月为最少。 2.2.2.水文 两岸一级阶地的砂砾层中的孔隙式承压水受江水影响明显。在1~3月承压水位较低,枯水期(2月)承压水位一般为11.6~15.0m,7~9月承压水位较高,丰水期(8月)承压水位一般为20.4~22.8m。地下水的径流相应表现为每年丰水期地下水由XX向阶地内侧流动、反之地下水从阶地向XX流动。 场区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对砼内钢筋具微腐蚀性。 2.2.3.地质 北锚锭地连墙所处位置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为: = 1 \* GB3 ①1杂填土、 = 1 \* GB3 ①3粉砂、 = 2 \* GB3 ②2淤泥质粉质黏土、 = 2 \* GB3 ②3粉砂、 = 2 \* GB3 ②4细砂、 = 2 \* GB3 ②5中砂、 = 3 \* GB3 ③1砾砂、 = 4 \* GB3 ④1黏土、 = 4 \* GB3 ④1-5圆砾土、 = 6 \* GB3 ⑥2弱胶结泥质砂岩、 = 6 \* GB3 ⑥3中等胶结泥质砂岩。其中: = 1 \* GB3 ①1杂填土:两岸建筑区及道路处填土由黏性土混碎砖石组成,道路顶部一般为0.2米的砼块,结构较密实,厚约0.8~3.0米。 = 1 \* GB3 ①3粉砂:灰黄色~灰色,饱和,松散状,成份以石英、长石、云母为主,含粘粒,偶夹卵、砾石,呈层状分布于河槽段表层,最大层厚11.45米。 = 2 \* GB3 ②2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状,具腐臭味,偶含螺壳,属高压缩性土层,层状分布于两岸及近岸河槽,厚度5.0~15.0米。 = 2 \* GB3 ②3粉砂: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成份以石英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