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pdfVIP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10 《古诗三首》 一、《马诗》 1、作者:唐代诗人李贺, 被誉为 “诗鬼”。与李白、李商隐称为 “唐代三李”,著有 《昌谷集》。 2 、写作特点: 托物言志。 (通过事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情感) 《马诗》诗人李贺借咏叹马的命 运,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遇时的感慨。 (古诗表达的情感) 3 、掌握诗意: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 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的原野! 4 、重点词理解:①何当:何时将要②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③走:跑,快走:驰骋。 5 、重点分析: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1)诗的前两句写得是(边塞战场)的景色。属于环境描写。 (2 )“大漠”“燕山”把人带到寂寥的边疆之地。 “沙如雪”从(视觉) (触觉)两方面既写出 沙漠在月下的颜色,又写出夜间寒冷的感觉。 “月似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器和疆场征战的 场景。 ②“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中关于写马的诗句。 (1)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志向? A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表达出诗人渴望得到重用。 B “何当”——作设问 ——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发出的悲叹。 C “快走踏清秋”——表达诗人盼望驰 骋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 我们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来感受: 作者所处的 贞元 (785 ~805 )、元 和 (806 ~820 )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 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对马 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 伯乐识马 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资料了解即可。主要学会: 明白理解诗人的情感,可以通过抓住诗中关键词句、查找资料、 联系诗歌创作背景等来体会。 ) 二、 《石灰吟》(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有吟诵、赞美之意。 ) 1、作者:明代诗人于谦。 2 、写作特点: 托物言志。 诗人以石灰作比,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古 诗表达的情感) 3 、掌握诗意: 石灰石只有经历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熊熊烈火的焚烧在它看来 1 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的高尚情操留在人世间。 4 、重点词理解:①浑:全,全然。②清白:指高尚的情操。③锤:锤打。④千、万:是虚指, 形容很多次。 5 、重点分析: (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描写石灰从开采到烧制的过程。 ) ①找出石灰从开采到烧制的三个关键词 (说明开采艰难)、(痛苦过程磨练坚强、坚韧的品格)、 若等闲 (写出了石灰的从容自如态度)。 ②此处, 若等闲与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形成鲜明对照,生动表达、衬托石灰不畏艰难顽强的品 格。 (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①“粉骨碎身”:碎成粉末。 “清白”: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②结合于谦生平资料:于谦敢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权贵,而受到排挤非议。人家当官前呼 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 (诗人本身就是一个清廉节俭的人。 ) 三、 《竹石》 1、作者:清,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其画竹成就最为突出。本诗是诗人为自己的 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 2 、写作特点: 托物言志。 诗人借竹子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3 、掌握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千万次的磨炼 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东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4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出了竹子的品格。 5 、①任:任凭②尔:你。③坚劲( j ìng ):坚强有

文档评论(0)

bc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