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共10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读后感 2000 字(一): 俗话说得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其意白见。但碍于《水浒》 、《三国》等从 牙牙学语起就阅读,再读已无多大好处。无奈之中,捧起那石头硬啃起来,倒别有一番胭脂 味。下有几条真(天真)知拙(笨拙)见,以供茶余饭后消遣。 首先,我觉得这本书并不只是单单一本感情小说所能概括。作者为写此书,寒窗几 十载,对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 书对研究探讨青朝风俗民情很有帮忙,它仿佛是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怪不得至今还有许多红学家专门研究此宝。此书所现之人情世故,官场是非,在这天都屡见 不鲜内涵之深,可真谓看一遍两遍不少,读十遍八遍不多。对于我精读此书是对吾之文学素 养起巩固、提高,以致于升华之用,大有相见恨晚之情。 红楼梦里的感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 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感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 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感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 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感情就是痛苦 的代名词。 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 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 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 卓尔不群。 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 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着着自我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 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 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 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杯具的起因,还不如把职责轨道万恶的 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 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能够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 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 转身应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还有要说的就是薛宝钗的感情杯具了。宝钗也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以林黛玉之 名嫁入贾家,也深知宝、黛二人心意相通,却无力抵抗。薛母再疼她,也无能为力,贾母如 此有诚意,自我又怎生婉言拒绝?何况,薛蟠之事,贾家也尽了不少力,宝钗也不想为难母 亲。嫁于宝玉后,虽说黛玉已死,宝玉待她也不薄,可宝玉仍是对黛玉念念不忘。最后,她 已怀身孕,宝玉仍是舍她而去,出家为僧,留她独守空房。说来,得人心又如何?最终也未 得幸福。 我始终觉得宝钗是全剧中真正的强者, 她从不再人前为难他人, 不与人正面起冲突。 她的才华绝不在颦儿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说话从不造次,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即使 是顽话,也是极为留意,甚至是无懈可击。她的才智也是罕有的,她不似凤姐无话不说,说 话好似毫不讳忌,泼辣来形容也不足为过,心狠手辣,但她的才智绝差不了凤姐许多。 就拿此二事做分析。她时而劝戒宝玉,宝玉无悔改之意,她也不勉强,一她是姨娘 家的,不便多说;二袭人如此劝慰,仍不见起效,多说也无效。就此打住,多说无意。再拿 她与宝玉结婚之时,伺机将颦儿的死讯告诉他,也显示了她的才智。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在来说说我自我的见解,我自认为对宝钗的为人,性格,想法都不够了解。我只是 以一个常人的角度来思考。 宝钗处理世事甚是圆滑, 几乎是人见人爱, 可难免会有点虚伪感。 她对何人都是如此,也不轻易像他人倾吐心声,她就好似将自我藏起一般,在我看来没有人 自愿,将自我埋藏,她也许是为了建立地位,或是想得人心才这么做的。 在母亲面前,她是贴心,在外人面前,她是懂事,薛姨妈脸上也有光。也许她是招 人喜欢,可同时她将真正的薛宝钗埋葬。在整部书中,表面上她也许是最完美的,可我总觉 得她出卖了自我的心,自我的灵魂,那还有什么完美可言? 也许是家境关系是她不得不如此,家有薛蟠这酒囊饭袋,虽有薛蝌,可毕竟不是亲 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时,时机成熟

文档评论(0)

wanggx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