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标题是好新闻不可或缺的要件。从“ 中国新闻奖”作品的标题
来看,发现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就是新闻标题制作中常
见的制作技巧。这些技巧归纳起来主要有:
——标出“个性”来。采写新闻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要抓特点,
抓取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不同点。这也是制作新闻标题应遵循的一个重
要原则。当前报纸上有些新闻的标题不吸引人,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标
出特色和个性来。凡成功的标题,都是由于标出了个性而将读者牢牢
吸引住。例如《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第 2 届中国新
闻奖二等奖作品)这一标题,一个“死”字、一个“活”字,就标出了个性,
使标题有声有色,达意传神。又如《长虹人笑问何为“债务链”》(第 5 届
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这一标题,“笑 问”二字,就很有特色,标出了
灵气和吸引人的魅力。
——标出“情感”来。新闻标题,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旗帜
鲜明。清代袁牧在《读诗品》中 :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以情征服
读者是文章所固有的特征。凡感人的新 闻标题,或者是抒情于事,或
者是抒情于理,或者是抒情于景,或者是直抒胸臆,都具有浓厚的感
**彩,所以才牢牢地抓住了读者。请看第 16 届“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的标题所展现的情感:
1.赞誉之情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等奖作品)
△3.5 万救命钱留给病友(一等奖作品)
△英雄携手飞天(一等奖作品)
2.欣喜之情
△海拔 4161 米:**跟我们合影(一等奖作品)
△ 中国铁路实现飞天梦(三等奖作品)
△这个头,带得好!(一等奖作品)
3.激愤之情
△溆浦 16 位选民联名要求审查代表议案(二等奖作品)
△不要卖掉穷人的饭碗(二等奖作品)
△农科院所制假坑农的多重恶劣性(二等奖作品)
4.担忧、焦急之情
△70 亿维修基金的困惑(一等奖作品)
△“院士崇拜”不可过度(二等奖作品)
△我国近 6000 万人的姓名冷僻无法输电脑(二等奖作品)
5.惋惜、批评之情
△ 中铁三局丢了宁夏市场(一等奖作品)
△3000 小考生“妖魔化”妈妈(二等奖作品)
△ 圆明园湖底正在铺设防渗膜保护还是破坏(二等奖作品)
以上标题由于标出了情感,使人读之有兴,思之成趣,印象
深刻,蕴意悠长。
——标出“悬念”来。“文似看山不喜平” 。在制作新闻标题时,
可有意识地将新闻事实中稀奇罕见、不合常理、对比强烈的事实,拿出
来摆在一起,在新闻标题中不直说,故意留一手,藏迷设疑,为读者设
下一个“套子”,卖个“关子”。事实证明,在新闻标题中这样巧妙地设置
“悬念” ,可以极大地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将全篇新 闻阅读完。在新
闻标题中设置“悬念”,常用的手法有:
1.歧义法。作者有意在标题上选一些模棱两可的中性词,甚
至是带有强烈感**彩的贬义词,从而造成歧义,使读者困惑不解。例
如《首钢未来不姓“钢”》(第 10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5 万公斤
鲜牛奶扔进农田》(第 13 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瓜果菜一年“吃”
掉三亿根木条》(第 15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等标题就属这一类。
这类标题,先发制人,给读者以超乎常规的触动,使人触目惊心,一读
文章,却出乎意料。
2.设问法。在标题中运用设问,提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如
《语言应当如何发展》(第 10 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非典型肺炎
病原是衣原体?》(第 14 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两千元科技经
费能干什么?》(第 15 届中国新 闻奖二等奖作品)等标题就属于这一
类。这类标题的共同特点是问而不答,引而不发,作者直接提出一个
问题,不作任何解释和暗示。
3.反常法。例如《一只梨卖了 5 元钱》(第 10 届中国新闻奖三
等奖作品)、《看个“咳嗽”要掏 1065 元》(第 13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
品)、《参演万余人,不见几个兵》(第 15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等
标题就属这一类。这类一反常情、常规、常理的标题,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顺电子材料产业园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VIP
- 化工原理练习与答案.doc
- (正式版)D-L∕T 801-2010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心理危机与日常调适:写给少年们的10封信》随笔.docx VIP
- 〖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中考英语听力技巧与策略教学+课件.pptx VIP
- 辽2015J601 楼梯标准图集.docx
- 景观桥亮化施工方案.docx
-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总结ppt(11种方法举例)-.docx VIP
-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