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抖空竹
【篇一:抖空竹】
抖空竹
抖空竹是汉族传统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空竹古称“胡敲”,也叫“地铃
’、“空钟”、“风葫芦”,济南俗称“老牛”。
抖空竹亦称“抖嗡”、“抖地铃”、“扯铃”。汉族民间游艺活动。流行于全国各
地,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尤为盛行。中文名抖空竹
,又称抖嗡、抖地铃、扯铃 。
目录
一、简介
二、空竹材
三、风葫芦
四、溯源
五、艺术特色
六、空竹艺术
七、器材特点
八、分类
九、 动作
十、 学习方法
十一、 健康活动
十二、传承意义
十三、非物遗产
1
空竹一般为木 或竹 ,中空,因而得名,是一种用线绳抖动使其高速
旋转而发出的响声的玩具。“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中,以简单小巧,信手
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它原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汉族民间
游戏,在中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
出许多花样。抖空竹集娱乐性、游戏性、健身性、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身,
技法多样,目前掌握的花样技法就有100多种,还有双人、多人等众多集体
花样。
风葫芦
空竹俗称风葫芦,早为宫廷玩物,在古时候年轻女子玩空竹被视为高雅之
举,现代年轻女子表演空竹被视为绝妙之技。抖空竹在杂技节目中代表着
中国的国粹精品,演遍世界各地,占尽风头,早在86年就荣获“明日杂技艺
术节法兰西共和国金奖”,为中国赢得巨大荣誉。
2
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
赋》;宋朝时期,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
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
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场”中有童谣“杨柳儿青,放空钟”,证明此游戏在中
国已有较久的历史。普通空竹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内是空的,每个轴上有
孔四、五个不等,孔内用木片作笛以利发声。连着轴有一个圆柱状的把,把
的中段稍细。空竹除木制、竹制外,亦有用茶壶盖等器皿作代替物的。把空
竹悬于系在两根小棍顶端的细绳上,玩者两手各持一棍来回拉动,便可产
生旋转并随速度加快发出嗡嗡的响声。
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
玩法。清代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
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指北京
)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车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抖空竹已发展成为受人欢迎的杂技节目。杂技
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表演时
与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伴奏音乐融为一体,更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在
发展过程中,艺人们不仅表演抖传统的车轮式双头空竹,又设计出陀螺式
的单头空竹,而且还可以把茶壶盖、小花瓶等器物作为抖弄的道具进行表
演。
最使人称奇的是,民国(公元1912~1949)初年在中国北部的天津又出现了
一位以酒葫芦为道具的民间艺人田双亮。天津是最早发明制作空竹的地方
地,所产的“刘海牌”、“寿星牌”空竹驰名国内外。
艺术特色
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空竹又分为单
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和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双轮空竹比单轮空竹
容易操作。圆盘四周的哨口以一个大哨口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为高音孔,
3
以各圆盘哨口的数量而分为双响、四响、六响,直至三十六响。拽拉抖
动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声入云表。
空竹抖动时姿势多变,使绳索翻花,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
等动作,也有以壶盖等器具代替单轴空竹而游戏的。抖空竹的技巧颇多,有
“仙人跳”、“鸡上架”、“放捻转”、“满天飞”等诸般名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
暇接,其中“蚂蚁上树”系将长绳一端系于树梢,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
只空竹,迅速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抖向几
十米高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将其稳稳接住,令观者惊叹不已。
抖空竹的动作,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不然,它是全身的运
动,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一般玩的空竹约200
~300克,也有为了练劲的把空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