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法纪观念走好军旅人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筑牢法纪观念 走好军旅人生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 皇。这个诗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做到忍让。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 宽容原谅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只顾意气用事,酿成大祸。我们在 座的大部分都是九零后,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在这个年纪是最容易冲动,今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堂法纪教育课,讲讲我们生活工作中的真实案例。 一、激情犯罪——对冲动最好的惩罚 案例一:原总参《2015 第三季度全 安全管理情况通报》某团边防连 1 名战士与代理排长李某发生口角,李随手拿起半瓶饮料扔向该士兵,致其 左眼出血,后医治无效失明,8 月 30 日李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犯罪被立案侦 查。一次口角、半瓶饮料、一时冲动、影响一生,教训极为惨痛。 案例二:2008 年 9 月 19 日凌晨,某部机场中队士官刘某酒后在机场哨 位执勤,期间见家属区有一女青年独自在家睡觉,便趁着酒劲翻窗入室,对 该女青年实施了强奸,又因怕罪行败露而杀人灭口(未遂),刘某受到了应 有的惩罚。 启示:激情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是突发性。激情犯罪在特 定的时间、空间、环境、条件下,犯罪行为人受到外部强烈刺激、一念之差, 突然发生的犯罪行为。如案例一中的李某,平时表现挺好,但他一时失控, 顺手撇了半瓶子饮料导致发生了犯罪。二是暴力性。由于激情犯罪行为人 是在十分强烈的情绪支配下所实施的犯罪,案犯基本上已失去自控的能 力,所以在犯罪行为上常常表现出不计后果的倾向,基本上都是暴力性犯 罪,以人身伤害为主,即便 抢劫犯罪,也往往伴随着人身伤害行为的发 生。如案例二中的刘某,在酒后入室强奸,还企 图杀人灭口,给受害人造 成了极为严重的人身伤害,就 这方面的典型。必须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心 理调节和改善,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一要学会情绪调节。第一 进行有效转移。比如当我们遇到不顺心和 烦心的事时,可以采取打篮球、听音乐的方式来;冲淡抑郁情绪,转移注意 力,切忌借酒浇愁。第二是善用幽默技巧。当我们遇到不顺和尴尬处境时, 要善于用幽默来消除误会,化解紧张气氛,维持心理平衡。比如可以用“俏 皮话”来应对别人的讥讽或无礼,不仅可以避免自己难堪,应付对方,而且 会抑制矛盾的激化。第三 进行合理宣泄。怒火不能憋着,憋大了一点小 事都有可能成为导火索,可以找领导、战友或亲朋倾诉苦闷,吐露自己的 心声,通过他人的宽解来消除精神上的痛苦不安;也可以采取击打非破坏 性物件、或者找一个僻静地方大喊一番、大哭一场、酣畅淋漓地奔跑一阵 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以达到宣泄愤怒的目的。 二要加强心理疏导。一个人表现出的行为总是和他的思想认识有着 密切的联系,即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要防止激情 犯罪的发生,就必须改变我们的错误认知,把它及时转化成正确的认知。把 “这小子真他妈的欠揍”的思想转化成“跟这德行的生气划不来”或“这熊样 的不值得我一揍”等等。 三要尝试忍让克制。当发生矛盾冲突或纠纷摩擦时,要首先想到法律, 多加克制和忍让,不断提醒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需三思而后行” 等道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坚守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待人处事要严于律 己、宽以待人,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敌对情况发生,做到有理 让三分,得让人处且让人,更不能让激情的潮水冲垮理智的闸门,干出违 法犯罪的蠢事。 二、信谣传谣——谁说无知不是罪 案例一:山西地震。2010 年 2 月 20 日至21 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 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 太原、晋中、长治、晋城、 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 2 月 20 日 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山西省公安机关 立即对谣言来源展开调查,后查明造谣者共 5 人。35 岁的打工者李某最先 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写成“你好,21 号下午 6 点前有 6 级地震注意”的手机 短信息发送传播,被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区分局行政拘留7日。一名 20 岁的 在校大学生傅某在网上看到有关地震的帖文后,便在百度贴吧发布《要命 的进来》帖文:“我爸的一个朋友,国家地震观测站的,也是打 电话来,说震 的几率很大!大约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