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戏剧(一)2上课讲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田汉的戏剧创作道路 湖南长沙人,字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 在现代文学史中,田汉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五个阶段: (1)从初试艺术之笔到初步“接触新剧艺”的时期(1912——1918):《新教子》、 《汉阳血》。 (2)话剧创作蓬勃发展的十年(1920——1929): 有《梵峨璘与蔷薇》、 《咖啡店之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20多个话剧剧本、少量电影剧本和京剧剧本。在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特质是:感应那个时代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节拍,一方面无情地揭露当时社会及传统势力剥夺人的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并随着创作历程的推进,不断加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现;另一方面,则着力表现人们面对黑暗现实所产生的苦闷、思索及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如《咖啡店之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溶为一炉、交互辉映,使田汉这一时期艺术上的大特色。如《梵峨璘与蔷薇》。 (3)从事左翼戏剧运动的时期(1930——1936):1930年转向。田汉在三十年代的创作出现了转向。剧作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并且题材转向现实,基调由伤感转为明朗,唯美的倾向让位于比较客观的写实。这种转向使剧本的现实性加强了,却失去了田汉剧本的抒情性。 《梅雨》、《洪水》、《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 (4)在抗日和民主洪流中继续开拓戏剧道路的年代(1937—1949)。剧作两大主题:抗日与民主。代表作:《卢沟桥》、《秋声赋》、《丽人行》。后两部作品都是大型多幕剧。《丽人行》(21场)在这一时期的剧作中,是一部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集大成之作,是田汉剧作的一个高峰。 (5)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戏剧而奋斗的年代(1949——1968)。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剧协主席和党组书记,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创作了话剧《关汉卿》(12场)、《文成公主》、《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及整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在历史剧的创作和改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2、田汉前期戏剧的两个主题 (1)对“真艺术(艺术家)”与“真爱情(艺术家-女性)”的追求,是这一时期田汉的人生选择与艺术思想,同时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总的主题。(唯美主义主题) ????(田汉的第一个剧本是1920年发表的四幕剧《梵峨嶙与蔷薇》,剧目的梵峨嶙(小提琴)是艺术的象征,蔷薇则象征着爱情。)从其用真艺术来改造人生即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中人们不难看到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 “艺术家”形象系列 ??? ?艺术家为艺术献身的殉道精神。从《梵峨嶙与蔷薇》里的大鼓女柳翠、琴师秦信芳,《苏州夜话》里的老画家刘叔康,《名优之死》里的名老生刘振声,到《湖上的悲剧》里的诗人杨梦梅,《古潭的声音》里的诗人,以至《南归》里的流浪诗人,这些艺术家们在面临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冲突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具有浓重的“精神至上”、“艺术神圣”的色彩。 ????女性为艺术家、艺术的牺牲精神。不仅他们自身都是具有献身精神的“殉道者”,剧作者还特意在一些男性艺术家周围,设置女性形象,甘愿为他们,也为他们所从事的艺术献出一切。 ????《湖上的悲剧》的白薇,为了对穷诗人杨梦梅的爱,不惜投江自杀;被救起后隐居西湖,以人作鬼,苦等三年;重逢时却得知诗人以为自己已死,并正在写记录这爱情悲剧的小说,遂慷慨自尽,因为她害怕自己的“复活”,会使创作中的悲剧变为笑剧--这样的情节安排或许有过于离奇之处,但剧作者所要表达的“以牺牲一己肉体的生命,成全艺术(精神)生命的完美的生命命题,却自有其动人的力量。 ????艺术家的精神流浪汉气质。 ????《梵峨嶙与蔷薇》里的琴师自称他如大雁般飘来泊去;《苏州夜话》里的画家也说他是个四海无家的人;《南归》里的村女更是这样描述她眼里(心目中)的诗人:他来,我不知他打哪儿来;他去,我不知他上哪儿去,……不管是坐着,或是站着,他的眼睛总是望着遥远遥远的地方…… 《古潭的声音》是一部神秘的象征诗剧。 戏剧开幕前本是一个艺术启蒙的故事:诗人把女主人公美瑛“由尘世的诱惑里救出来了,给一个肉的迷醉的人以灵魂的醒觉”,使她懂得了“人生是短促的,艺术是悠久的”的道理,并且自愿地到诗人的家中闭门读书,以求精神的升华--在与女性交往中,男性常常(并且喜欢)扮演启蒙者的角色,而且大半是成功的。但大幕拉开,两个月后,在外流浪的诗人带着最流行的围巾、绸鞋、香水与乐谱, ????来看望他的美瑛,以创立同时满足灵肉要求的新生活(这正是他真正追求的)时,他却意外(甚至是惊恐地)发现,这位被他唤醒的女性又被“古潭的声音”唤去,并且永远不归了。 ????女性内在生命的骚动一旦被唤起,就会走向“彻底”,从而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