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引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读
六、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使用与维护管理
1职业病防护设施包含有哪些?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指应用工程技术手段控制工作场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防止发生职
业危害的一切技术措施。包括: a.防尘、b.防毒、c.防噪声、振动、d.防暑降温、防寒、
防潮、e.防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视频)、 f.防电离辐射、g.防生物危害、h.人机工
效学。
般常见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有:
序号
防护项目
设施名称
1
防尘
集尘风罩、过滤设备(滤芯)、电除尘器、湿法除尘器、 洒水器
2
防毒
隔离栏杆、防护罩、集毒风罩、过滤设备、排风扇(送风
通风排毒)、燃烧净化装置、吸收和吸附净化装置
有毒气体报警器、防毒面具、防化服
3
防噪声、振动
隔音卓、隔音墙、减振器
4
防暑降温、防寒、防潮
空调、风扇、暖炉、除湿机
5
防非电离辐射(咼频、
微波、视频)
屏敝网、罩
6
防电离辐射
屏敝网、罩
7
防生物危害
防护网、杀虫设备
8
人机工效学
如通过技术设备改造,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源;生 产过程的中密闭、机械化、连续化措施、隔离操作和自动 控制等
9
安全标识
警示标识
2、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经费应列入哪方面预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
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都包含哪些内容?
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阶段,企业应委托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
篇,专篇应包括的内容有:
(1) 概述(任务来源及目的、编制依据、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等);
(2) 项目概况(基本情况、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等);
(3)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与预测;
(4) 防护设施设计及控制性能和预期效果;
(5) 预评价报告对策、建议的落实情况;
(6) 防护设施投资概算;
(7) 附件和附图。
4、 职业病防护设施临时停用,拆修,需要报告哪些部门?
根据《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第十条,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
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 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 检修后及时恢复 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 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
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技术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应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技术档案,内容包括:
(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技术方案、技术图纸、技术参数等);
( 2)防护设施的检测、评价、验收材料和文件;
(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4)设计、购置安装、运行维护、检维修、拆除报废等系列环节记录等。
6、怎样才能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有效运转?
为保证职业病防护设施安全、 健康运行, 企业应重点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保 养工作。维护保养要求主要有四项:一是清洁,二是整齐,三是润滑良好,四是安全。维护 保养内容一般包括日常维护、 定期维护、 定期检查和精度检查, 设备润滑和冷却系统维护也 是维护保养的一个重要内容。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 必须做到制度化和 规范化。 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额, 并按定额进行考核, 设备定期维护保 养工作应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设备定期检查是一种有计划的预防性检查, 检查 手段除感官意外, 还要有一定的检查工作和仪器, 按定期检查卡执行, 定期检查又称定期点 检。对机械设备还应进行精度检查, 以确定设备实际精度的优劣程度。 设备维护应按维护操 作规程进行。
7、我国对工作场所防尘、防毒技术措施,是如何规定的?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 )对建设项目的防尘、 防毒技术措施要求如下:
(1)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 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2)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 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 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 3)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 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
排毒设备。
(4)对于逸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对产尘设备采取密闭措施;设置适宜的局部排
风除尘设施对尘源进行控制;生产工艺和粉尘性质可采取湿式作业的,应采取湿法抑 尘。当湿式作业仍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应采用其他通风、除尘方式。
(5)防尘和防毒设施应依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 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