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课件中国近现代思想变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有为的孔教思想 梁启超: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 康有为:“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孔教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孔教会序二》1912、10、7,《康有为政论集》下册,第738页,中华书局1981年) 优选 * 推崇孔教原因: 首先,希望通过尊奉孔教来统洽民心,重振民族精神,从而保国保教,最终达到保种——拯救中华民族的目的。 其次,在戊戌时期以尊奉孔教抬高经其改造过的儒学,为其“托古改制”提供依据。 再次,希望在中国建立类似西方教会一样的组织。 优选 * 梁启超说康有为“以为生于中国,当先救中国;欲救中国,不可不因中国人之历史习惯而利导之。又以为中国人公德缺乏,团体涣散,将不可以立于大地,欲从而统一之,非择一举国人所同戴而诚服者,则不足以结合其感情,二光大其本性,于是乎以孔教复原为第一著手。”(《南海康先生传》,第六章《宗教家之康南海》,《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67页。) 优选 * 优选 * 近代经世思潮的主要内容 批判现实: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想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在深度、广度和历史影响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的社会批判思想,其代表人物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大势、君主制度、官僚制度、科举制度、学术风气和对外政策等,都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和深刻的批判。 改革弊政:四大政:漕运、盐法、河工、兵饷 优选 * 研究边疆史地: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东南沿海门户逐步被打开,西南、西北、东北边疆也出现了严重危机。一些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究心边疆史地,目的是要巩固边防,抵御外侮。因此,这一时期的边疆史地研究,是作为经世致用之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蔚然兴起的。主要有姚莹的《康輶纪行》、张穆的《蒙古游牧记》、何秋涛的《朔方备乘》。 优选 * 学习西方: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梁廷枏的《海国四说》。影响:介绍西方;中国只是世界一员;知己知彼,开始了对富国强兵道路的探索。 变一味的考辨古史为纂修当代史:魏源《圣武记》、《道光洋艘征抚记》、《元史新编》。 优选 * 爱国性:1、经世派人物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处多事之秋,相率注意边事,防备边患,力图维护祖国疆域的统一与完整。2、经世派了解外情,筹备海防,反对侵略,期以制夷。 进步性:1、它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积弊,抨击时政,批判顽固守旧、食古不化的陈腐观念,宣扬变易进化思想,倡言“更法”与“改革”,这就给“万马齐喑”的思想界带来了清新空气,具有启蒙的意义。2、它敢于面向世界,寻求新知,传播了一种科学的,但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却是完全崭新的世界观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一种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主张。 优选 * 经世思潮的影响: 是西学传入中国的中介和桥梁。梁启超:“居今日而言经世,与唐宋以来之言经世者又稍异。必深通六经制作之精意,证以周秦诸子及西人公理公法之说,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以为之纬,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道,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以言经世。”(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第1册,第46-47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优选 * 使近代儒家知识分子发生分化与改组。经世的新方法和新工具——通经致用(今文)、科学技术、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为相继兴起的洋务与维新思潮准备了虽不丰富但却十分必要的思想资料。而树立经世之志,研讨经世之学,造就经世之才,往往成为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乃至相当一部分革命派人士登上历史舞台的第一个阶梯。 优选 * 经世思想是基于传统学术与政治思维框架内的一种观念形态,它的作用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发现社会问题(针对社会问题而引发的思考)。 其载体是传统知识分子,主张学术经世(通经致用)。 其政治目标是清明社会和王朝巩固。 优选 *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良初,又字默深(默好深湛之思)、墨生、汉士。湖南邵阳人。15岁时认真研习过王阳明的著作,对史学也显示出浓厚兴趣。21岁随父亲魏邦鲁至北京,问经学于胡承珙、姚学爽、刘逢禄,并与钱仪吉、胡培辉、陈奂、陈沅、龚自珍切磋学问。以博闻强记著称士林。1825年,受聘入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幕府,编辑《皇朝经世文编》,接触大量时政文献。1832年,协助两江总督陶澍改革两淮盐法。1845年中进士,咸丰元年授高邮知州,1853年太平军攻克扬州,魏源参与抵御,仍因迟误驿报耳夺职。其后决意仕进,专心著述,潜心佛学。1857年,以“扫地焚香坐,心与灰皆冷”的悲怆凄凉思想心态病逝于杭州僧舍。 优选 * “魏源是标志古老中国走向近代的大里程碑式的人物,是鸦片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