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名胜古迹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 : 和兴学校 封面 陈家祠 目录 南越王墓 可园 怀圣寺 越秀公园 ( 越秀山 ) 黄埔军校旧址 白云山 封底 ? 光孝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 瘗发塔。大殿为东晋隆安五年昙摩耶舍始建,历 代均有重修。现面宽七间 35.36 米,进深五间 24.8 米,高 13.6 米,重檐歇山顶,为岭南最雄伟巍峨 的大殿。伽蓝殿为明弘治七年( 1494 年)重建, 面宽、进深均三间。六祖殿为清康熙三十一年 ( 1692 年)重建,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两殿多 处仿大殿做法。屋檐斗拱层层向外延伸,使屋背 跨度增大,体现了中国唐代以来的建筑风格。中 国南部的许多寺院都仿照该寺的样式 怀圣寺位于光塔路,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兴建的清真寺,又称光塔 寺、怀圣光塔寺。现存有 40 多方元代至民国时期的中、阿文碑匾。 怀圣寺始建于唐代,元至正 3 年( 1343 年)被焚, 7 年后重建。清康熙 34 年( 1695 年)再次修建,占地 2966 平方米。寺门西南隅为光塔,总高 36.3 米,正方为看月楼,重檐欲飞,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看月楼后为月台和水 房及东西回廊,再后为礼拜殿。该殿坐西朝东,造型庄严肃穆,比例、色 彩、装饰均具西亚风格。寺的整体采用中国轴体对称布局,层层深入,逐 步展开。怀圣寺是中国与伊斯兰教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是研究 中国海外交通史以及伊斯兰宗教史的重要古迹。 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筑风 格,现可容纳 1000 多名教徒同时活动,是国内外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 所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对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遗址, 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 594 年),至今已有 1415 年历史。 它是我国古代海神庙中惟一遗存下来的最完整、规模最大 的建筑群,也是西汉以来海上丝绸之路发源于广州的重要 见证。 南海神庙规模宏大,占地面积 3 万平方米,深五进, 中轴线上由南而北分别有牌坊、头门、仪门、礼亭、大殿、 后殿,两侧有廊庑、西南小岗上有浴日亭。现存建筑多为 清代结构。庙宇建筑布局具有早期建筑特色,如仪门的复 廊形制、头门的垫台等,据专家考证,尚存周代建筑遗风。 中轴两旁为廊庑、碑亭等。牌坊为三间四进柱冲天式,花 岗岩石打制,正面石刻“海不扬波”四字。 返回 头门两边分别立着千里眼和 顺风耳,黑漆大门两边分画有唐 初猛将秦琼与尉迟恭的门神彩绘 像。这四位神日夜守护着神庙, 其忠心耿耿可谓是千百年来如一 日。门上方是“南海神庙”的横 匾。左右对联写道:“白浪起时 浪花拍天山骨折呼吸雷风;黑云 去后云芽拂渚海怀开吞吐星月。” 原联由清代林子觉撰写,现联由 广东省著名书法家卢有光于 1991 年重书。这副对联生动地 绘述了南海神呼风唤雨、法力无 边的神力。 Next 该墓于 1983 年 6 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博物馆辟有古墓保护区和综合陈列楼两部分。 古墓保护区建在象岗山腹心深处。墓室埋藏在岗顶之下 20 米深的地 方,用 500 多块红砂岩大石筑成,分前后两部分,中设 2 道石门。前部 3 室,后部 4 室。墓主赵眛遗骸置于墓室后部正中,以一棺一椁入殓,均 已朽坏。墓主身着玉衣,两侧共置有 10 把铁剑,并有“文帝行玺” (金印)等印鉴 9 枚和大批精美的玉雕饰品随葬。室内外还发现 15 具殉 人残骸,当为赵的姬妾隶役等。墓中出土文物品类繁多,共 1000 多件, 其中以雕镂精美的各种玉器和具有汉、楚、越文化特色的青铜器最为 珍贵。 综合陈列楼在古墓保护区的东面,楼高三层,于 1988 年建成开放, 展出墓中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陈列楼正门旁的红砂岩石墙饰以越人 操蛇和龙纹、虎纹的巨幅浮雕,门外还设有一对石虎,反映出该墓具 有中原汉文化和南方楚、越文化的特点。 镇海楼顶层正面高悬“镇海楼”横匾。镇海楼两侧对联:“千万 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 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 今日的镇海楼, 高 28 米,歇山顶, 复檐五层,红墙绿 瓦,雄伟壮观。首 层面阔 31 米、深 15.77 米,山墙厚 3.9 米,后墙厚 3.4 米;每层向上有收 分,面阔及墙厚尺 寸均有递减,第五 层面阔为 26.4 米、 深 13.67 米,山墙厚 1.65 米,后墙厚 1.3 米。 镇海楼被誉为 “岭南第一胜览”, 先后以“镇海层楼” 和“越秀层楼” 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 八景之一。 广州博物院民国十八年 (1929 年 ) 成立时以该楼为院址,今称广 州博物馆。 1989 年 6 月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