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课件--第7讲 (2)改善和优化人际关系.ppt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课件--第7讲 (2)改善和优化人际关系.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利用腾讯QQ电话、屏幕分享方式进行。 2.第十周课抽一个组进行预演。 3.第十周课前学委安排好小组发言的顺序及演讲人。 4.调查报告或情景剧,能够围绕主题,制作PPT,每小组演讲时间不少于15分钟。 5.PPT、WORD保持一致,做到观点鲜明、排版规范、素材丰富(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论证有力、层次清晰、内容饱满。;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目 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3)猜疑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猜疑心理的大学生,不信任交往对象,总是对交往对方的言行举止进行猜疑、猜忌,总担心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会不会对我不利?具有猜疑心理的人,其内心是不够安全的!他们对待交往双方的心理语言是:“你好吗?可能不好吧!”) 4)孤独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孤独心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孤独、被动,属于孤僻、高冷做派,不懂交往、不善交往、也不敢交往。具有孤独心理的人,他们想交往,却不敢交往,其内心是寂寥的。他们对待交往双方的心理语言是:“你好,还是不好?我没法知道啊!”) 5)嫉妒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嫉妒心理的大学生,好胜心强,心胸狭窄,容易因为嫉妒而造成自身能量的内耗。嫉妒是咬噬心灵的虫子,其实质是承认我不如对方。他们对待交往双方的心理语言是:你好?不行!我好,才行!) ;猜疑心理产生的原因;;嫉妒心理的调适; 2005年,安微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学,有一位姓王的同学,她申请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全额硕士奖学金,后来这个奖学金是获准了,但是这个电子邮件发过来的时候,被她的一个同班同学,姓马的一位同学看到了,这个同学也申请了同样一个大学的奖学金,但是她就没有获准。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呢很嫉妒,然后就替这个同学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拒绝了人家这个大学的邀请,这个事情披露之后,也是引起很多大学生的公愤,有数万名大学生发表了致校领导的联名公开信,要求严惩小马,最后尽管这个学生是声泪俱下地公开道歉,而且说自己是一时嫉妒昏了头,最终还是被开除学籍了。; 见大学同学家庭条件不错,且在事业单位工作,待遇较好,收入低、生活压力大的李作银有些嫉妒,进而产生怨恨,最后竟用砖头砸向昔日同窗好友… 2012年4月25日,李作银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执行死刑。而此时,他还未满24岁。 ;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 巴尔扎克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嫉妒可能导致个别大学生做出错误的事情。刚刚我们从视频中看到的关于大学生嫉妒的现象,大家可能觉得并不遥远和陌生。如何调适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呢? 1)多找一些发展的支点 当每个同学有更多支撑其自尊自信、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支点时,就不会在一个点上去与同学较劲成败、输赢; ;嫉妒心的调适 ;4)处理好与嫉妒者关系;三、改善与优化人际关系;(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 2.交互原则 ★阿龙森和林德的研究 安排不相识的被试参加一系列实验,使被试发生一系列交往。而后安排假被试对真被试做评价,并“无意”中让真被试听到,一类评价是夸赞,说自己喜欢一起参加实验的合作者;一类是抱怨,说不喜欢一起实验的合作者,后来要求真被试选择下一阶段实验的合作者,发现被正面评价者都倾向于选择原来的伙伴,而受到抱怨的被试则倾向于拒绝选择原来的被试。 ;2.交互原则; 3.功利原则 1)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人们总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或等于失 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当然它与市场上的买卖交换不完全一样,它有物质交换,更有非物质如情感、信息、服务等的交换。 基本原则:人们总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 都想得到大于等于失去,那么人际间又如何建立长久而良好的关系呢?这与人情增减规律有关。 ;3.功利原则 ;B.减值交换过程 对于重视外在物质利益的一类人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当中,纯粹的物质利益交换意识多于个人情感的卷入。因而他们倾向于用物质价值来衡量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得失。 这类人与人交往时,倾向于减值交换过程。即他们对于交换媒介的价值估计,往往低于交往行动的发出者。他们总感觉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吃亏,因此,他们在回应和回报对方时,就往往低于别人的期望。 关于功利原则,遵循重情谊、轻物质的增值交换原则会获得更长久的友谊。 ;4.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自我价值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hk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