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三.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 3 - 3 梁的挠度测点布置 第 32 页 / 共 81 页 1 .挠度的测量 ? 由于宽度较大的单向板,一般均 需在板宽的两侧布点,当有纵肋 的情况下,挠度测点可按测量梁 的挠度的原则布置于肋下。 ? 对于肋形板的局部挠曲,则可相 对于板肋来进行测定。 第 33 页 / 共 81 页 2 .应变测量 ? 梁是受弯构件,要量测由于弯曲产生的 应变 ? 在梁承受正负弯矩最大的截面或弯矩有 突变的截面上布置测点 。 ? 对于变截面的梁,则应在抗弯控制截面 上布置测点 ( 即在截面较弱而弯矩值较 大的截面上 ) 。有时,也需在截面突然 变化的位置上设置测点。 第 34 页 / 共 81 页 2 .应变测量 ? 如果只要求测量弯矩引起的最大应 力,则只需在该截面上下边缘纤维 处安装应变计即可。 ? 为了减少误差,上下纤维上的仪表 应设在梁截面的对称轴上 ( 图 3 — 4(a)) 或是在对称轴的两侧各设一个仪表, 以求取它的平均应变量。 第 35 页 / 共 81 页 第 36 页 / 共 81 页 2 .应变测量 ? 钢筋混凝土梁,梁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是 不规则的。 ? 一般情况下应变测点,沿截面高度至少 需要布置五个测点 ? 如果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时,尚可沿截面 高度增加测点数量。 ? 测点愈多,则 中和轴 位置能定得更准确, 在截面上 应力分布 的规律也愈清楚。 第 37 页 / 共 81 页 2 .应变测量 ? 应变测点沿截面高度的布置可以是 等距离 的,也可以是不等距而 外密 里疏 ,以便比较准确地测得截面上 较大的应变 ( 图 3 — 4(b)) 。 ? 对于布置在靠近中和轴位置处的仪 表,由于应变读数值较小,因此相 对误差可能很大,以致不起任何效 用。 第 38 页 / 共 81 页 第 39 页 / 共 81 页 (1) 单向应力测量 ? 在梁的纯弯曲区域内,梁的截面 上仅有正应力产生,故在该处截 面上可仅布置单向的应变测点。 如图 ( 3 — 5) 截面 1 — 1 所示。 第 40 页 / 共 81 页 (1) 单向应力测量 ? 梁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以后 , 该处截 面上混凝土部分退出工作,此时布 置在混凝土受拉区的仪表就丧失其 量测的作用。 ? 则常常在受拉区的钢筋上也布置测 点以便量测钢筋的应变。 ? 可获得梁截面上 内力重分布 的规律。 第 41 页 / 共 81 页 (1) 单向应力测量 图 3 - 5 钢筋混凝土梁测量应变的测点布置图 第 42 页 / 共 81 页 (2) 平面应力测量 ? 抗剪测点应设在剪应力较大的部位。 ? 对于薄壁截面的 简支梁 ,除 支座附近的 中和轴处 产生剪应力较大外,还可能在 腹板与翼缘的交接处也将产生较大的剪 应力或主应力,这些部位亦宜布置测点。 ? 当要求测量梁沿长度方向的剪应力或主 应力的变化规律时,则在梁长度方向宜 分布较多的剪应力测点。 第 43 页 / 共 81 页 (3) 钢箍和弯筋的应力测量 ?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 梁的抗剪强度 ? 混凝土表面需要布置测点外 ? 常 在梁的弯起钢筋上布置应变测点 ( 图 3 — 6) 。 ? 这里较多的是用预埋或试件表面开 槽的方法来解决设点的问题。 第 44 页 / 共 81 页 图 3 - 6 钢筋混凝土梁的弯起钢筋和钢箍上的应变测点 第 45 页 / 共 81 页 (4) 翼缘与孔边应力测量 ? 对于翼缘较宽较薄的 T 型梁,其翼 缘部分受力不一定均匀,以致不能 全部参加工作 ? 应该沿翼缘宽度布置测点 ? 测定翼缘上应力分布情况 ( 图 3 — 7) 。 第 46 页 / 共 81 页 (4) 翼缘与孔边应力测量 图 3 - 7 T 型梁翼缘的应变测点布置 第 47 页 / 共 81 页 (4) 翼缘与孔边应力测量 ? 在梁的腹板上开孔, 孔边的应力集中 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严重影响结构的 强度,因此必须注意孔边的应力测量。 ? 图 ( 3 — 8) 空腹梁,利用应变仪沿圆孔 周边连续测量几个相邻点的应变,通 过各点应变迹线求得孔边应力分布情 况。 第 48 页 / 共 81 页 (4) 翼缘与孔边应力测量 ? 将圆孔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的 周界上连续均匀布置五个测点 ? 每隔 22.5 °有一测点 。 ? 如果能够估计出最大应力在某一象 限区内,则其他区内的应变测点可 减少到三点。因为孔边的主应力方 向已知,故只需布置单向测点。 第 49 页 / 共 81 页 图 3 - 8 梁 腹 板 圆 孔 周 边 的 应 变 测 点 布 置 第 50 页 / 共 81 页 (5) 校核测点 ? 为了校核试验的正确性便于整理 试验结果时进行误差修正 ? 经常在梁的端部凸角上的零应力 处设置少量测点见图 ( 3 — 5)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