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感修辞手法的几种常见类型 对于中学生而言,在高中语文必修 3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 文中,会首次遇到通感的修辞手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 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 觉;光和影乃是视觉,名曲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 觉互通,即为通 感。通 艺术,将现实的 觉与想象的 觉进行连接,创造新的艺术 形象,让读者从中感知到无穷魅力。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种修辞手法,下面我将平时的总 结进行叙述,希望通过详细的举例,让学生直观、全面的学 通感,从 而更深的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情达意。通感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 类型:   一、由听觉移到视觉   所谓眼见为实,视觉是最直观也是传达性最强的感受。我们见 到的东西往往更为真切,用视觉描绘将会达到深刻的体验。    1.女子们朗朗的笑声,像水上的波纹,在工地的上空荡漾开 去。(钢焰《绿叶赞》)   2.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江 河《星星变奏曲》)   例 1 由听觉 觉到的“笑声”,移到视觉 觉到的“波纹”,通过 层层波纹的延伸感,描绘出工地上一片欢乐之景。例 2 用“ 闪闪烁 烁”“朦朦胧胧”用隐隐约约的视觉体验来形容声音时断时续、虚无缥 缈的真切感受。   二、由听觉移到味觉   3.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   4.王小玉初唱时那种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甜润、 舒畅,听起来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明湖居听书》)   例 3 用甜蜜描写妈妈的的“歌声”,展现出温馨美好的亲情。   例 4 虽然不能身临其境,但声音的优美给人带来用嘴品尝人 间美味的 觉,其中的愉悦与欢畅无疑让作者感同身受。   三、由视觉移到味觉   5.黎明的鸡血红又热辣辣的在东方散发出奔放的晨光了。(迟 子建《原始风景》)   6.画框里少年的笑容,质朴温馨,蜜糖般甜美。   7.一个调皮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 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溶化在心上,可同豁丝丝的泉水,悄悄在岩 层下流淌。(穆仁嘴《调皮的笑》)   例 5 把黎明时看到的天空的颜色,移到品尝到的味道上,把眼 前之景写活了,使人感受贴切。例 6 用“蜜糖”般的味觉感受去形容“笑 容”,体现了少年笑容的灿烂。例 7 作者把视觉和味觉沟通起来,巧妙 地表达了一个初恋者感情的潜流。   四、由视觉移到听觉   8.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 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钱钟书《围城》)   9.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刘白羽 《长江三峡》)    10.这些小钟儿似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像听到了大地 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秦牧《花城》)   例 8 由视觉感知的“笑意”移到听觉感知的“余音”,惟妙惟肖 地刻画出方鸿渐为唐小姐痴情的情态。交响乐是一场恢宏绚丽的音乐 盛宴,例 9 中把自己在长江三峡中一天航行所看到的美景感受,用视 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诗情画意中陶醉和对三 峡壮丽景色的迷恋。例 10 把视觉上的“花朵”与听觉上的“声音”沟通 起来,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五、由视觉移到触觉    11.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杨朔 《荔枝蜜》)    12.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丹 燕《玻璃做的夏天》)    13.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例 11 由视觉感知的“蜜蜂”移到触觉感知的“疙疙瘩瘩”。例 12“暮色”可视不可感,“凉爽”是触觉效果移用于视觉。例 13 在视觉 “ 日色”这个名词上,用“冷”这个形容词,从人的触觉上去描写,把景 物写活了。   六、由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