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元杂剧的其他作家作品.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元杂剧的其他作家作品 杂剧的发展一般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杂剧创作的繁盛期,重要作家除了关汉卿、王实甫之外,还有白朴、马致远、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杨显之、石君宝、尚仲贤、李好古等人。杂剧创作到了后期趋于衰微,除了少数几个作家如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秦简夫等人的作品尚能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外,其他作家的作品则比较平庸。 除了关汉卿作品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外,杂剧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代表性作品有历史题材的戏《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等;爱情题材的戏剧《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两世姻缘》等;家庭题材的戏剧《秋胡戏妻》、《潇湘夜雨》等;公案题材的戏《陈州粜米》、《灰阑记》和《魔合罗》等;水浒题材的戏《李逵负荆》、《双献功》、《燕青博鱼》等;神话题材戏《张生煮海》、《柳毅传书》等。 第一节 历史题材戏:《梧桐雨》、《汉宫秋》和《赵氏孤儿》 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一、《梧桐雨》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作者白朴(1226-1306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音愈)州(山西河曲县附近)。其父白华,为金末枢密院判官。 真定 据《录鬼簿》记载,白朴有杂剧十五种,今存三种:《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其中《梧桐雨》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他惊觉了。” 《梧桐雨》的艺术成就是比较突出的。主要体现在语言优美,用词典雅华丽,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深刻并充满抒情笔调,特别是对唐明皇内心活动的描写尤为深刻感人,具有回肠荡气的力量。 [倘秀才] 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做柴烧,锯倒。 [黄钟煞] 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将人愁闷搅!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二、《汉宫秋》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作者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明初贾仲明为他写的《凌波仙》吊词,说他是“万花丛里马神仙。” “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 马致远曾被人称为“曲状元”,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贾仲明:“姓名香贯满梨园” 。 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认为他的名字“宜列群英之上”。 《录鬼簿》载马致远有杂剧十三种,流传至今的有七种:《汉宫秋》、《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荐福碑》、《青衫泪》、《黄梁梦》。 [尧民歌] 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在金元之际,马致远选择了汉室受到凌辱的历史题材,不能说他不曾寄寓着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围绕着汉元帝、王昭君的形象,他向人们揭示的,主要是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他通过此剧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倾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悲哀,有着浓厚的感伤情调。 三、《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大报仇》,一作《赵氏孤儿冤报冤》,是历史剧中影响极大的作品。明代传奇《八义记》和清代皮黄戏《搜孤救孤》都是在该剧影响下产生的。 剧本的作者纪君祥,生平不详。《录鬼簿》说他:“大都人。李寿卿、郑廷玉同时。”纪君祥有杂剧六种,今存只有《赵氏孤儿》一种。 《史记·赵世家》 刘向《说苑》 剧本写晋灵公的武臣屠岸贾和文臣赵盾之间的尖锐矛盾。 赵朔 灵公 程婴 韩厥 公孙杵臼 屠成 悲剧美 民族意识 第二节 爱情题材戏:《墙头马上》《倩女离魂》和《两世姻缘》 一、《墙头马上》 白朴的《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剧本是根据白居易新乐府《井底引银瓶》的故事改写而成的。剧名《墙头马上》四字也是由该诗的“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的句子而得名的。 《井底引银瓶》: “墙头马上遥相顾”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墙头马上》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塑造了李千金这个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忠于爱情、热爱生活的女性形象。 裴少俊 “男游九郡,女嫁三夫” “我则是裴少俊一个。” “可不道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这姻缘也是天赐的。” 二、《倩女离魂》 作者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 郑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