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热门阅读失落在美国画报上的晚清景观素材.docxVIP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失落在美国画报上的晚清景观素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失落在美国画报上的晚清景观 近代以来,翻译作为中国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其作用恐怕怎么估计都不为过。现在学界有关中外关系的研究,也多从文本入手,解读文字带给读者的异域想象。不过,翻译所传递的信息毕竟是抽象的,失真在所难免。钱钟书在他那篇奇文《林纾的翻译》中就曾用一个笑话讽刺翻译所出现的讹误:一个人遭到诅咒变成驴首人身,他的伙伴惊呼道:天呀!你是经过了翻译了!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图像比语言更为真实,更有说服力,所谓无图无真相。到底历史上的中国在世界人民眼中是怎样的形象?早期的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是如何生存的?我们对于这些问题不能仅有文字性的回答,似乎更应该以图证史,用图像说话。由华裔学者张文献教授编著的《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一书,用近千幅图片全景式地展现了晚清七十年间美国书报界对中国的描摹,也让徒托空言的我们得以眼见为实,感受到一百多年前鲜活的历史。 被翻译的历史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一书收录的插画主要来自美国的《格立森画报》、《宝楼氏画报》、《哈泼斯月报》和《顽童杂志》,基本都是风行一时的期刊。如创刊于1871年的《顽童杂志》是美国最早采用彩色石印版画的刊物,它的彩色漫画作品构思巧妙、色彩鲜明、人物形象丰满而简练,非常富于观赏性。本书的彩色封面《难以孵化的巨蛋》就来自《顽童杂志》1901年插页。 这本书分为五个专题:大清军政、中华景观、晚清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早期华人移民奋斗史和美国政治中的华人问题,基本涵盖读者所能想到的有关近代中国的方方面面。但是笔者这里要着重提出的是,《宝楼氏画报》在1856年7月20日以《洪秀全:中国的叛军领袖》为题,报道了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运动(本书第54页)。插图中的天王洪秀全头戴奢华的帽饰,脖子上挂着朝珠,眼睛很大,无胡须,书生气中流露出不可一世的威严。目前,洪秀全本人既无官方画像传世,更谈不上照片。学界所熟知的洪秀全画像来自1866年伦敦Day Sons公司出版的《太平天国亲历记》(英国人呤唎著),但只是粗糙的简笔画像,令人难以分辨面部细节。《宝楼氏画报》的这幅画是眼下最新发现的第二幅洪秀全像。虽然很像是模拟清朝官吏所画,真实性也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就是美国人所认为的真实的洪秀全——被画家翻译过的洪秀全。 其实,画报的特点并不是像写真集那样写实(因为当时的照相术已经逐渐成熟),而是要传神。换句话说,画报也是一种翻译,只不过这种翻译方式更加多样,更加可感。例如在第83页的《维护和平》一画中,载漪被吊死,而慈禧则沦为囚犯,被戴上手铐和脚镣,旁边看守她的是一个手持长枪姿态潇洒的美国大兵;远处浓烟滚滚,写着Peking(北京)。这幅画刊载于1900年7月28日的《马蜂杂志》,正值八国联军攻陷天津进逼北京之时。当日清廷处死主和派大臣许景澄和袁昶,表示要与列强斗争到底。这幅画反映的是美国舆论界对战争责任的判断——祸首是慈禧太后和端郡王载漪。虽然慈禧很可能没有看过这幅画,但是从她1902年流放载漪的举动来看,显然列强的压力是巨大的,这幅画所传递的舆论也是真实存在的。 整体来说,美国人对清政府基本上抱持蔑视的态度,认为它封闭、腐朽和冥顽不灵。吊诡的是,美国人似乎将大量输入的华工视作中国入侵的前兆。如第395页的《共和国的末日》说,20世纪中美将爆发种族之战,美国民众将遭到清朝官兵的无情杀戮,美国1882年出台的《排华法案》也将美国民众的这一担忧具象化。本书编者为了表现华工在美国生活的艰辛与遭到的歧视,耗费全书将近200页的篇幅,可谓用心良苦,如第397页的《旧金山:我要收留这些人吗?》(1886年),就将华人描绘为旧金山犯罪和疾病等一切罪恶的根源。不过,我们亦不能忽略当时的语境,而将美国的排华事件看成是一个孤立的种族歧视问题,前文提及的庚子事变便是很好的例证。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固然众说纷纭,在中国所谓教民压迫非教民的案例亦所在多有,但是晚清七十年间中国民众排外情绪的极度膨胀也是无可讳言的。如此看来,当时最古老的东方古国与最年轻的共和国其实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情绪激动地指责对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来自他者的东方想象 反讽的是,那时的美国人虽然讨厌清政府和华工,但他们对于与华工同源的中国老百姓却赞美有加,仿佛二者根本就是来自不同的世界。本书第三章市井人文:晚清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收录了不少有关中国人生存实态的图像,在这些一幅幅美丽的画稿中,那些美国人指责华工不文明的行为统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田园牧歌式的、自给自足的东方古老文明样貌。第156页的《工作便餐》(1857年)展示的是香港码头三名华人用餐的场景,这三人动作自然,表情闲适,一点没有下层贫苦劳动者的病容。第160页的《乡村少女》(1895年)画的是作者在水乡河畔遇到的一位十四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