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热门阅读唐朝之后为何还用“荼”指“茶”素材.docVIP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唐朝之后为何还用“荼”指“茶”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唐朝之后为何还用“荼”指“茶” 在如今人们生活中,茶已经成为极为常见的字眼。但是在唐代以前,少有茶的字眼。有一种普遍的说法认为,在古代,茶与荼是一体的,荼即是茶。但也有人认为,古时荼的涵义要比茶广。不管哪种说法正确,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期陆羽《茶经》刊印之后,茶字便广泛流行起来,而且其意义也同今天的茶类似。 有意思的是,茶字广泛使用后,唐代及其之后的有时还会用荼来表示茶,例如,在清代甚至当代的书法作品中,仍然能够看到以荼指茶的现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晚清吴昌硕书帖《角茶轩》,是笔者近日阅读所得,又延伸阅读了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略有所获。 吴昌硕书帖《角茶轩》,篆书横披,行草落款,系光绪乙巳年春应友人孝谦之请所书。其下两款落款,其中款对主题角茶的典故做了说明,而另外一个落款对茶字的字形作了说明:茶字不见许书,唐人于頔茶山诗刻石,茶字五见皆作荼。缶又记(钤印)。 于頔何许人?于頔是唐宪宗时宰相,生年不详,卒于818年。与著述《茶经》的陆羽(733年-804年)、诗僧皎然是同时代人,但应比陆羽年轻。 于頔擅书法,写有茶山诗并镌刻于石碑,即吴昌硕在《角茶轩》落款中提到的茶山诗刻石。吴又说:茶字五见皆作荼,是说于頔诗中出现的五个茶字,全刻作荼。并说:茶字不见许书,许书,指东汉许慎编著、解释字体来源的《说文解字》,这是中国第一部字典,而茶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是没有的。 汉字在形成之初没有茶字,常用荼字指代茶。然而,除当作茶饮的含义之外,荼字还有苦菜、荼毒、茅芦白花等多种释义。茶的应用发展到以饮用为主的时期,荼字显然不能够概括茶在社会生活中出演的角色。为与含义广泛的荼加以区别,文人创造出了专指的茶字。 另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按茶荈之茶,与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铭,见大历十四年(779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798年)刻荼宴字,皆作荼……至会昌元年(841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此一画,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见《日知录》) 据清《义疏》记: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也就是说,到了中唐时期,陆羽已在书写和使用茶字。不过,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茶字是陆羽一人所创。或者可以这么认为,书法、碑刻中使用茶字在中唐以下,而书籍刻本中使用茶字则在中唐以前。 《茶经》写作修订历时14载,大约成书于775年(也有说法认为,陆羽于765年完成《茶经》,775年以后再度修改,780年后定稿),传播数十年后,出任湖州刺史的于頔(于頔791年任湖州刺史,且根据史料分析,其茶山诗是在任湖州刺史期间所刻)为何还用荼字呢? 这说明在当时,可能茶与荼两字并用。另外一种解释,笔者认为与出版技术的发展有关。东汉蔡伦造纸,隋唐有了雕版印刷,不必像先秦时期必得仰仗钟鼎碑石来记录历史事件。此时,碑刻更多地转化为金石欣赏艺术,所以,于頔的茶山诗刻石作荼字,是一种艺术手法,体现的是艺术家的一种复古情怀。 唐代以后的宋元明书画,延至晚清民国,都有艺术家以荼指茶。吴昌硕书法《角茶轩》中的茶也是多一画,写作荼。甚而当代不少书法家在写茶字时也会写作荼。可见,在表达茶的意思,书画家或出于审美之故,多用荼,而文人学者出于文化传播的准确性,则统一用茶。 顺便提一句,说到现当代艺术家用荼字,大家最熟知的要数吴冠中的笔名:吴荼茶。根据吴冠中年表可知,1938年,吴冠中在国立艺专预科结业,升入本科学油画。这一年,他开始用吴荼茶为笔名,后改为荼,成为画作上的签名。但何以用荼为别名,吴冠中并未给过解释。 有艺术家分析,曾经留学法国的吴冠中,对梵高尤为崇拜。吴冠中曾经说过,梵高用红色画树,那旋转奔放的运笔直指夜空,那强烈豪迈的情感,那沉着、浓重的红色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妙境。 或许可从这段话中看出吴冠中用荼为笔名的端倪,当然,此时的荼似乎与茶的关系不大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