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热门阅读谁说上海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文化“6000岁”了素材.docVIP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谁说上海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文化“6000岁”了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谁说上海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文化“6000岁”了 在很多人印象中,上海是直到近代才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大都市。事实上,经过80多年考古研究,上海古海岸线冈身地带,已发现一连串的古文化遗址,最早达6000年。目前,上海冈身沿线各区正纷纷出台措施保护这些古文化遗址,并充分挖掘其现代价值。 冈身孕育辉煌的上海古文明 冈身是上海等沿海地区特有的一种地理现象。 据考证,早在六、七千年前,在长江和海水交互作用下,在现今上海地区的西部,发育出上海的古海岸线冈身。其纵贯了现在上海的嘉定、青浦、松江、闵行、金山五个区。 冈身由西北—东南走向的贝壳砂堤构成,比附近地面高出几米,走向略似弓形。东西最宽处达10里,最窄为4里,是古海岸线的沉积标志,也是上海滩逐渐成陆的有力佐证。 随着冈身形成,上海的海岸线稳定下来。冈身以东为尚未成陆的海疆,直到汉唐以后至近现代,才逐步成陆,形成现在的市区和浦东。冈身以西从低洼地,逐渐变为淡水沼泽沉积地域,随后便有人类居住。由于当时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海产丰富,孕育了辉煌的上海古文明。 在6月10日召开的上海马桥文化研讨会上,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共计发现了先秦时期文化遗址约30处,其中以上海地名来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就有三处: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它们均位于上海古海岸线冈身地带。 三大古文化共同形成上海文化的源头 如果说崧泽文化是上海之源、广富林文化是上海之根,马桥文化就是上海之本。这三大古文化,好像是构成沪字的三点水,缺一不可,共同创造了上海古文化的辉煌。高蒙河说,这三大古文化的存在,表明上海参与了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共建进程。 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的崧泽文化,距今约5500年,上承距今约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下接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最发达的史前文化阶段。 以上海市松江区广富林村发现并命名的广富林文化,距今约4200年前后。当时的上海,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人口减少,发展乏力,很多发达时期良渚文化的移民流离失所,北方黄河流域的移民偶有迁来。在广富林文化时期,上海跌入到有史以来的文化最低谷。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4000年以后,相当于中原的夏和商时期,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不断进入到上海西部的冈身地带。它们和上海本地留存的良渚文化遗民一起,共同发展了马桥文化。马桥遗址坐落于上海闵行区马桥镇,大体位于上海古海岸线冈身文化遗址走廊的中部。 马桥文化既是远古上海走出历史低谷的起点,也是远古上海开始向近现代国际大城市攀援上升的原点。马桥文化开放、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代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的源头。高蒙河说。 据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原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宋健介绍,马桥遗址最早发现于1959年,考古学者先后进行多次发掘,除了有大量的出土遗物和遗迹外,还发现了一些自然遗存,为研究马桥文化的性质和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资料。 充分挖掘上海古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考古学会前理事长、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曾指出,在6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海呈现出两头高、中间凹的马鞍形文化发展态势。 一头高是史前文化,5000年前后,从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上海先民最早发明犁和镰刀,多具原创性;当年的玉器工艺也冠绝全国,是上海文化的辉煌时代,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另外一头高是近代开埠以来,上海引进、模仿、追赶、改进,形成了海派文化,一度成为东亚最大城市。上海文化的中间段比较低洼,文化发展较为平缓,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没有太高地位。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我们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历史的乡愁也是一种乡愁。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陈杰说。 目前,上海古海岸线冈身沿线各区,正纷纷出台措施保护古文化遗址。2014年,上海青浦区在崧泽文化发祥地,建立了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崧泽遗址博物馆。以历史的剪影、聚居的村落为主题,将上海远古文化融入到现代建筑的语境中。 为传承历史文脉,上海松江区围绕广富林考古遗址保护区,已规划建设遗址公园、文化展示区、古镇改造区,周边设计建造一些与遗址景观相协调的街院。不仅对古遗址加以原真的保护和呈现,还将充分挖掘广富林的文化价值,打造一个文化共享和旅游消费相结合的松江新地标。 据上海闵行区马桥镇党委书记陈振华介绍,马桥古文化遗址公园今年已完成了竣工验收。结合马桥镇新型城市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还规划了一个面积很大的马桥公园,对马桥文化进行充分展示,同时为周边居民打造一个远古文化氛围深厚的休闲场所。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