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参考PPT.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董氏奇穴参考PPT * 董氏奇穴参考PPT 历史渊源 董氏奇穴针灸学是盛行于台湾和海外的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它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传统针刺治疗方法有较大的不同。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是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它以 《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来。形成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历来以口授心传的方式继承,不著文字,不传外姓。 * 董氏奇穴参考PPT 十代传人,幼承庭训,绍衍祖学,并打破成规,开门授徒。1973年辑成《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在台湾出版。至此,董氏祖传数十代之绝学秘技流传于世。 经数十年临证,潜心研究,继承发展,将董氏奇穴针灸发扬光大,形成蔚为大观之董杨大成针灸体系。 董氏奇穴的理论日臻完善。逐渐引起业界同道的广泛注意。 师 徒 历史渊源 * 董氏奇穴参考PPT 传统针灸 《黄帝内经》 经络学说为基础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为原则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董氏奇穴 人体整体观 和 整体与局部对应 的观点辨证取穴的 * 董氏奇穴参考PPT 董氏奇穴针灸学对藏象理论、经络理论、脾胃学说、五行学说均有独到的发挥。在继承这些传统中医理论的同时,还引入了以下几个理论学说。 脏腑别通论 病象理论 整体局部全息观 现代神经学说 理论基础 1 2 1 1 * 董氏奇穴针灸在继承传统中医脏象、经络理论的同时,也引入了一个传统中医极少运用脏腑别通的理论。该理论源于明代李梃之《医学入门.脏腑相通篇》:“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董氏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心包与胃相通。 脏腑别通,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行而来,实乃脏腑之气化相通。此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例如:“三通穴”(既:通天、通关、通山三穴),位于胆经之上而为治疗心脏疾患的特效之穴;“中白穴”位于三焦经之上而用于治疗肾虚腰痛效果显著;“木穴”位于大肠经之上,在治疗肝火旺盛方面有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董氏奇穴参考PPT * 所谓“病象”,即身体内部病变表现于外的现象,如瘀斑、瘀点、斑块样色素沉着、局部疼痛、压痛等。董氏奇穴针灸学提倡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再看局部的三步诊法。望、闻、问、切四诊结合使用,以查病象,定其治疗穴位。即于体表异常颜色、异常感觉、异常形态、异常疼痛或压痛处进针。 病象理论在传统针灸学里也有所应用。如脉诊法、舌诊法、“阿是”穴即是最好的例子。由此可见,二者理相同而法有别。 董氏奇穴参考PPT * 董氏奇穴参考PPT 3.1.董氏奇穴分布特点 3.2.董氏奇穴与全息论相关 3.3.“九九部位”奇穴与传统耳针的比较 3.4.董氏奇穴针刺危险性低 * 董氏奇穴参考PPT 董氏奇穴约740余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二各部位。主要部位见附表 * 董氏奇穴参考PPT 序号 部位 名称 1 手指部 一一部位 2 手掌部 二二部位 3 小臂部 三三部位 4 大臂部 四四部位 5 足趾部 五五部位 6 足掌部 六六部位 7 小腿部 七七部位 8 大腿部 八八部位 9 耳朵部 九九部位 10 头面部 十十部位 * 董氏奇穴参考PPT 董氏奇穴从表面看来十分繁杂,无规可循,且于“十四正经”毫无关系。但当深入研究之后就回发现 有很大一部分董氏奇穴与“十四正经穴”位置相同, 如“三三部位”的“火串穴”即三焦经之支沟穴;“七七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