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5课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pptVIP

2019 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第15课苏幕遮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5 课 苏幕遮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 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 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这首词抒写羁旅相思之情,题材基本属于传统的 离愁别恨的范围,但情致的深婉,意境的阔大,却为这类词所 少有。 上片写景,视野阔远,暗透乡思。一句一景,自天而地, 自波而烟,层层推进,意象缠绵,而无衰颓情味。下片抒情, 情深意挚。三层转折。一写愁思难寐,惟归乡之 “ 好梦 ” 方可 慰藉 “ 乡魂 ” 之焦虑;二写独倚高楼之难堪;三写借酒浇愁, 极写其乡愁之浓,相思之切。 像这首词这样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 和情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确切 地说,是阔远之境、秀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 作者介绍 生平 周邦彦 (1057 — 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 ( 今浙江 杭州市 ) 人。北宋词人。少年落魄不羁,后在太学读书,宋 神宗时因献《汴京赋》为太学正。宋哲宗时任庐州教授、 知溧水县、国子主簿、秘书省正字。宋徽宗时仕途较坦荡, 先后为校书郎、议礼避榆讨、大晟府提举,为朝廷制礼作 乐。晚年知顺昌府和处州、南京鸿庆宫提举。卒,赠宣奉 大夫。 作品 有《兰陵王 · 柳》《西河 · 金陵怀古》等。 评价 他的词富丽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 之称,是宋代格律词派的创始人,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 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对后世影响很大。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 (1083) 至哲宗元祐元年 (1086) 之 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 于人生上升阶段。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 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背景解读 词的分类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 明 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 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篇幅比较短 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 58 字以 内为小令, 59 ~ 90 字为中调, 91 字以上为长调。 知识链接 1 . 字音识记 (1) 燎 . 沉香 ( ) (2) 消溽 . 暑 ( ) (3) 小楫 . 轻舟 ( ) liá o rù jí 2 . 字义解释 (1) 燎 . 沉香 ( ) (2) 消溽 . 暑 ( ) (3) 侵 . 晓窥檐语 ( ) (4) 小楫 . 轻舟 ( ) (5) 梦入芙蓉浦 . ( ) 烧 湿润,潮湿 渐近 桨 水边 1 .《苏幕遮》以什么为描写重点?全词共分为几个层 次,试简要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词以荷花为描写重点,并从这一点上散射开 来,最后又集中在这一点上加以收束。全词可分四层。上片前 四句是第一层,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上片后三句是第二 层,从侧面刻画荷花的神韵;下片前四句是第三层,分别叠印 出“吴门”与“长安”两个不同的地点;下片后三句是第四 层,又以“梦入芙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归结、收 束。 2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 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上下两片之间感 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情和景的关系是“见景生情”。联系上下两 片之间的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词人从眼前的“风荷” 过渡到家乡的荷花,很自然地过渡到怀乡之情,不着痕迹。 1 . 结构图示 2 . 主旨归纳 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表现思念故乡、思念朋友的情 怀。作者面对着象征江南陂塘风物的荷花,很自然地会勾起思 乡之情。 1 .上片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 对应考点: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提示: 结合上片内容和听觉、视觉等表达技巧对应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燎沉香”句,虽可构成烟雾缭绕的画面,但这 句并非动作的刻画,而是就嗅觉这方面来描述的。“鸟雀呼 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侵晓窥 檐 语 ” , 是 醒 后 的 第 三 个 感 受 , 是 从 视 觉 方 面 来 写 的 。 “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 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