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笔记归纳(完整版).docxVIP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笔记归纳(完整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共 12 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一、现代文知识 1、《藤野先生》 是 鲁迅 先生写的一篇 回忆性散文 ,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时始以“鲁迅”为笔名。 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和《故事新编》等,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而已集》 《华盖集》《坟》等。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 藤野先生 的真挚怀念, 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 偏见的高尚品质 。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依据时间 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分层依据: 第一部分:在东京 (1-3) ;第二部分:在仙台( 4-35 );第三部分( 36-38 ):离开仙台后 本文记叙线索 :“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 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帮“我”添改讲义 ,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 认真负责的精神 。 (2)为“我”改正解剖图 ,体现了藤野先生 严谨治学的态度 。 (3)关心解剖实习 ,表现藤野先生 对“我”的学习关心、既热情,又诚恳 。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表现了他 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 清国留学生 :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 “实在 标致 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 “他们也 何尝不酒醉 似的喝彩” : “何尝不” , 反诘语气,加强肯定; “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 人的痛恨。 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日暮里 (源自“日暮乡关何处是” ):勾起了鲁迅对家国之愁思 水户 :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中国是弱国, 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 也无怪它们的疑惑” :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 “爱 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 “ 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 2、《我的母亲》 作者是学者 胡适 。文章选自 《胡适自传》 。胡适现代 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 哲学家 。这篇文章写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 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写母亲作为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 (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第 2 页 共 12 页 (2)如何与我的大嫂、 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他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 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 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因此在为人方面,母亲具有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的优秀品质。 最后一段里“ 如果,, 如果,, 如果,, ”:用假设表现自己已经具备的美德,表现了他不溢美,不 自夸的品质,也符合自传的语言特点。 3、《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 (下), 作者 牛汉 。文章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 引出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这人生中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本 文的叙事线索。 4、《列夫?托尔斯泰》 节选自 《三作家》, 作者 茨威格 是 奥地利 著名 小说家,传记作家 。本文是一幅列 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 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文章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表现主要有两个方 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托尔斯泰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5、《我的童年》 作者 季羡林 ,选自 《季羡林自传》 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 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 故乡的原因。 5、《再塑生命》 节选自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 海伦?凯勒 , 美国女作家 6、《雪》 选自 鲁迅 的散文诗集《野草》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 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