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求原理及其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菜贱伤农”谈供求关系及其应用 摘要:菜贱伤农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句成语,意思是粮食丰收了,农户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 推而广之,农业的好消息会使农民的坏消息吗?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粮食是生活必 需品,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如果让粮食的价格和产量由自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那结果 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分析“菜贱伤农”的成因,并对如何解决 这一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的经济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菜贱伤农 菜贵伤民 形成原因 问题克服 正文: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抱怨的 对象。可想而知,用于衡量食物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也是不断 上升。走进菜市,听到的最多的就是 “一百块能买到的菜越来越少了”。显然, 菜价的大幅上涨,已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菜 贵伤农”。这两者的历史循环不断上演,菜价高低重复,几乎看不到尽头。 一.“菜贱伤农”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济南曾有一名菜农面对遍地卖不出去的蔬菜选择上吊自杀,“菜贱伤农”的 悲剧迅速继续上演。然而,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菜贵伤民” 等现象也同样深深伤透了广大市民的心。“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圈,何解? 这是微观经济里的经典,其实很简单,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供给与需求; 二是弹性问题。当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然 后供求又影响价格。供求、价格、价值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关于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区别 供求平衡与不平衡两种情况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 在供求平衡的条件下,决 定社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由优、中、劣三种条件下的个别劳动耗费的 加权平均数来决定,因而具有不同生产条件的生产者所占比重的变化,对价值量 的确定会产生影响。蔬菜属于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会随着气候,时节的变化而变 化。蔬菜的成长期较长,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较小会影响价格的涨跌。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粮食需求线缺少弹性,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 不是很敏感。当粮价下跌时,对粮食的需求量会增加,但增加得不是很多。其基 本的道理在于,粮食是一种必需品,对粮食的需求最主要的是由对粮食的生理需 求所决定的。蔬菜属于农产品,而农产品属于生活的必需品,其需求量因为价格 变化引起的变动很小。如香烟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因为上了瘾的烟客不会在乎 价格的高低,所以价格的高低对香烟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再如: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丰收了,由于粮价的下跌,农 民的收入减少。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也就是说, 人们不因为粮食便宜而多吃粮食,由于丰收了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 同比例的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蒙受损失。 不仅如此,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也小,也就是说,人们收入提 高了并不因此而增加粮食的消费。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期出现把粮食和 农产品毁掉的作法,究其原因也在于粮食这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降价不会增 加需求量的大幅度的增加,只会减少总收益,所以资本家把这些农产品毁掉反而 会减少损失。 二.“菜贱伤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1.市场原因 上一期菜价高涨,让种植该蔬菜的农民受益,使得种植该蔬菜的农民增多, 种植面积加大,导致供大于求。当需求大于供给,菜价势必回落,甚至出现贱卖 的情况,农民蒙受损失。于是当菜价较低时,导致菜农纷纷投上一期的价格较高 的农产品,下一期该种产品就很可能又出现价格的回升甚至高涨。如此循环往复。 过去菜价持续上涨增加了城镇消费的负担,政府加大了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 与扶持。我国从 1995 年起开始实施的新一轮的“菜篮子”工程,其重要特点是“城 乡共建”。这一工程的成果如下,1995 年农业部公布全国 23 家首批定点鲜活农 产品中心批发市场;1996 年 “菜篮子”工程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启 动;1997 年底,全国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约 4000 家…… 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心批发市场,连接生产基地和零售市场的稳定的 “菜篮子”市场体系。目前“菜篮子”工程的成绩有目共睹——我国居民的“菜 篮子”已从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价格相对平稳,初步形成 了买方市场;完成了蔬菜产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一个大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