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从清明节看孝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中国传统节日的伦理分析 从清明节看中国的孝文化 摘要:早在先古时,清明节就已成为一个家庭祭祀和扫墓的重要日子, 时至今日, 清明节在民众生活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究其根本 在于清明节的扫墓祭祖、 祭奠先人的活动, 与中国文化深厚的祖先崇 拜、孝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 中华文化讲究慎终追远的孝文化 精神在清明节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这就是清明节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关键词: 清明节 祖先崇拜 孝文化 正文: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 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 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于是就有 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可见, 清明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农民可以根据这个节气制 定自己的种植计划。 一、简述清明 1、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起源很早, 大概在我国的周朝时期就出现了, 但是真正成 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 清明在唐宋之后, 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 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在清明节前的一个寒食节,是祭祀 鬼神的节日,它们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 但是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 在民间慢慢地就二合为一,于是就出现了清明具有寒食扫墓的习俗。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清明是从寒食发展而来,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有一段悲壮的历史故 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 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 害,流亡出走。在重耳流亡期间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次重耳 饿晕了过去,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 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 当重耳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 大受感 动,承诺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十九年的逃亡生涯 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 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 却唯独忘 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才猛然忆起旧事, 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 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而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 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便让 人上山搜索,许久仍未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 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会走出来的。晋文公于是 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仍不见介子推 出来。上山一看, 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 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 便安葬遗体, 此时却发现介子推脊 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放有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 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

文档评论(0)

lyf66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014006200000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