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炒法的历史、目的及操作要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炒法的历史、目的及操作要点 炒法历史 《五十二病方》:“熬盐令黄”。 《神农本草经》:露蜂房、蛇蜕有“火熬”。 《金匮玉函经》:芫花、水蛭“熬”,虻虫“熬去翅足” 金.刘完素:“仲景乡语,云炒作熬”。 王好古 《汤液本草》:方言熬者,即今之炒也。 河南中医药大学 第 2 页 炮制目的 1.增强药效:王不留行 2.缓和或改变药性:莱菔子 3.降低毒性或减少刺激:苍耳子 4.矫臭矫味:九香虫 5.利于贮藏和制剂:槐花 河南中医药大学 第 3 页 操作程序 预热 其目的是使药物迅速获得热能,缩短药物在锅 内停留的时间,并可防止炒成“僵子”,俗称 “炒哑” 原则是少量分锅炒,投药太多受热不易均匀。 投药 加辅料炒者,一般先处理辅料,后投入药物拌 炒。 翻动时,要求每次下铲都要露锅底,俗称“亮 翻炒 锅底”,目的是避免少量药物停留锅底而致焦 枯。 出锅要迅速,避免药物炮制太多,“过火”, 出锅 并应摊开晾凉。用辅料炒的药物,出锅后应筛 去辅料,再摊开晾凉。 河南中医药大学 第 4 页 谢谢! 河南中医药大学 第 5 页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