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
杨从发1,王淑军1,陈静1,许兴友2(1.淮海工学院食品工程系,江苏连云港,222005)
(2.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江苏连云港,222005)
淮海工学院学报,1999,8(2)
摘要:从非豆科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213个在无氮培养基上能良好生长的菌株,通过酶活测定,从中筛选得到18株固氮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中酶活最高的4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属于固氮菌科的不同属。利用它们可望制成适合于不同农作物生长的生物复合肥。
关键词:自生固氮菌;固氮酶;微生物肥料
0引言
微生物肥料的一些作用和生态效益是化学肥料所不具备的[1],施用微生物肥料,能提高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2]。此外,生产微生物肥料投资少,可利用农副产品就地取材。因而,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本文报道从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非豆科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18株固氮能力较高的自生固氮菌,并对其中am65、bn72、cx58t、dy82四株固氮能力最高的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属于固氮菌科的不同属。
1材料和方法
1.1菌种
采集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的根际土壤土样56个,从中分离获得213株在无氮培养基上能良好生长的菌株。
1.2分离培养基及分离方法
1.2.1富集培养基
蔗糖15g,磷酸二氢钾0.8g,硫酸镁0.2g,氯化钠0.2g,碳酸钙1g,质量分数为10%的钼酸钠、硼酸、硫酸锰、硫酸亚铁(现配)水溶液各1mL,水1000mL,pH为6.5~7.0,在250mL三角瓶中,每瓶分装30mL,灭菌备用。
1.2.2富集培养方法
取3~5g土样用50mL水制成混浊液,吸取5mL悬浮液装入盛有30mL富集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中,100rpm,28℃,培养3~5天后,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重复4~5次后,稀释分离。
1.2.3平板分离培养基
在富集培养基中加入2%琼脂制成平板分离培养基,灭菌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备用。
1.2.4分离方法
取富集培养后的培养液,稀释涂布平板分离培养基。28℃培养2天后,将在稀释度较大的平板上,生长较大的菌落移入斜面。培养后,保藏备用。
1.3固氮酶活性测定
1.3.1气相色谱法
参考文献[3]的方法,略加改变,将2mL乙炔气体冲入试管斜面内,塞上无菌橡皮塞,28℃,培养24h后,用气相色谱仪测量固氮酶的活性,每种取4~5个重复,进样量100μL,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酶活。
EA1=(58.0×Se×T×Pe)/(Sb×Te×P×t)
(μmol/h(斜面))
Se:乙烯峰面积;T:开氏绝对温度(T=273.13K)
Pe:实验条件下的大气压强(Pa);
Sb:乙炔峰面积;Te:实验条件下的温度(K);
P:绝对大气压强(P=101324.72Pa);
t=培养时间(t=24h)
1.3.2微量凯氏定氮法[4] 用以下公式计算含氮量:
EA2=((V1-V2)×14×1000)/V(mg/L)
V1:样品滴定时用去的0.01N标准硫酸溶液毫升数;
V2:空白滴定时用去的0.01N标准硫酸溶液毫升数;
14:是1个毫克当量氮的毫克数;
V:发酵液样品毫升数。
2结果和讨论
2.1分离结果
从非豆科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213个菌株,用气相色谱法和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它们的固氮酶活性。结果发现,34株没有固氮能力(含氮量1mg/L),161株有固氮能力(含氮量1~10mg/mL),18株固氮能力较强(含氮量10mg/mL),其中am65、bn72、cx58和dy82四株菌产酶能力最高。表1对固氮能力较强的18株菌株的酶活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
表1:固氮酶活力测定结果(18株菌株)
表1中,EA1(μmol/h斜面)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菌株的试管斜面的固氮酶活性值。按以下公式计算: EA1=(58.0×Se×T×Pe)/(Sb×Te×P×t)
虽然理论上,在固定条件下,乙炔还原活性与固氮酶对氮气的固定活性呈正相关,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会由于斜面的新鲜程度,斜面培养基中的某些组成等原因,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每种菌都取5支对数生长期的斜面做重复试验,以尽量减少误差。EA2(mg/L)是将菌株接种到无氮培养液中,28℃,100rpm培养7天后,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最终发酵液的含氮量。按以下公式计算:EA2=((V1-V2)×14×1000)/V(mg/L)经回归分析[6],EA1与EA2呈强正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0.9527),回归方程为EA2=7.9560+0.5016×EA1,其结果与文献[3]的有关报道相似。
2.2鉴定结果
2.2.1形态特征 见表2所示。
表2 形态特征
2.2.2生理生化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二章 综合分析 .pdf VIP
- 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致敏物质控制措施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智慧水利大数据信息化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docx VIP
-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输(1).pptx VIP
- 14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四章 理论考试试题真题 .pdf VIP
- 2023年南宁市青秀区总工会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烟淄管道干线扩能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GB50391-2014: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