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盛世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刘彻在位的五十余年(前 140—前 87 年),是西汉皇朝的鼎盛时期,也是封建制度成
长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多所设施,中华民族创造力蓬勃发展的时期。公元前 86
年至前 74 年,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在位,大臣霍光辅政,公元前 73 年至前 49 年汉宣帝刘询
在位,共历时 37 年。这一时期由于继续执行武帝晚年休息民力、重视生产的政策,政治局面重
新相对稳定,国力得到恢复,成为西汉盛世的继续。
西汉盛世的历史条件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①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有其客观物质基础。自汉朝开国至武
帝初年,由于连续实行恢复生产和休息民力的政策,国家已拥有相当充足的经济实力。史载:至
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
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
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
居官者以为姓号。①武帝初年这种经济富厚的情况,跟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已经不同,是西
汉皇朝走上它的盛世最基本的历史条件。
西汉盛世出现的又一基本历史条件,是封建国家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
自汉初以来,异姓王被消灭,同姓王割据势力也被大大削弱,汉景帝又“令诸侯不得治其国”②,
诸侯王国只封土而不治民,封建朝廷能够有效地控制全国,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加上武帝本人雄
材大略,在位时间长,诸多因素结合而推动封建统治出现了盛世。
“举贤良、明教化”
汉武帝在以往高祖、文、景治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了一套适应其多所设施、“兴造功
业”的需要的基本政策,核心就是“举贤良、明教化”和尚法尊儒。
汉朝在武帝以前,荐举人材尚未形成制度。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 178 年),曾诏令 “举贤
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①,这种诏举多从现任官吏中选拔。武帝即位不久,即连续多次大规模
征召才能之士,建立了郡国岁举贤良的制度。建元元年冬十月②,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
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五
月,武帝诏贤良曰:“贤良明千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③
这一次,董仲舒和公孙弘都以治《春秋》被举荐。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使诸列侯二千石,各
择其吏民贤者,岁贡各二人”④的主张,这一主张包括岁贡和定员,对象有吏有民,在制度上比
文帝时较为完备。岁举人材,统称为 “贤良”或 “贤者”,实际上包括才能之士和从封建道德伦
理衡量应该表彰的人,荐举时若侧重于某一方面,则又称为举茂材、孝廉等。
① 马克思:《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 603 页,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① 《史记·平准书》。
②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① 《汉书·文帝纪》。
② 建元元年大部分月份在公元前 140 年,但冬十月在公元前 139 年。
③ 均见《汉书·武帝纪》。
④ 《汉书·董仲舒传》。
故马端临云:“后遂令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⑤元光五年(公元前 130 年),“徵
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王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⑥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
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武帝于元朔元年(公元前 128 年)冬十一月下诏严加督责,云:“朕夙
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路。故旅耆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祈进民心,
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
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经过朝臣商议,规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举诏,
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①这一时期,公孙弘由博士连续晋升,至此又任丞相,
封平津侯,他在相府中建起客馆,开了方便出入的东门,延请天下贤人参与谋议政事。
据《汉书》记载,自建元元年至元封五年(公元前 140—前 106 年),朝廷大规模征召人材
即有六次。除了全国性的征召荐举外,武帝对于所遇到的有茂材异等者,也常予奖拔任用。各方
面突出人材的涌现和任用,是造成武帝时期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史称: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阀。上方欲用文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