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各种有趣效应.pdf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各种有趣效应.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中各种有趣的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 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 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 "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 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 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 应"。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 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 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 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 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 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 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 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 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 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 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 由。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 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 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 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 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 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 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 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 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 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 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 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 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 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 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 犯罪的深渊。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 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 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管仲在做齐国的宰相以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 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 赶到就可以了。犯人们感到这是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因此,没有一个人中 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由此可见,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 大。 古人说"用人不疑",也就是这个道理,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 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 投射效应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 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 A 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 B 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 C 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 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 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