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省中小学抗震鉴定
现场检测要点
一、地基基础现场检测要点
1、地基承载状态
1.1检测内容
应重点调查有无基础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引起的裂缝、整体倾斜等现象及其发展趋势。
1.2检测范围
基础沉降引起的裂缝应从建筑物底层开始检查,并作为检查的重点。建筑物整体倾斜一般测量山墙四角及建筑物中部阳角部位。
1.3检测方法
1.3.1
一般采用裂缝测宽仪或读数显微镜测量,数据应精确到0.01㎜;对出现裂缝的部位应详细记录裂缝的宽度、长度、走向及产生的部位等特征,可采用绘图、照相等手段进行描述。
1.3.2整体倾斜检测
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的倾斜度以及倾斜方向,宜优先选用电子经纬仪测量,也可采用吊重锤的方式进行,其中对于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也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倾斜检测时宜区分施工偏差造成的倾斜和变形造成的倾斜等。
1.3.3发展趋势监测(必要时)
裂缝:可采用在需要观测的裂缝处设置石膏饼进行跟踪观测。对需要观测的裂缝应统一编号,每条裂缝应至少布置两组观测标志,其中一组应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主要目的是观测裂缝宽度的变化趋势,另一组应设置在裂缝的末端,主要目的是观测裂缝延伸长度的变化趋势。观测周期应根据裂缝变化速度而定,一般开始时可半月观测一次,以后一个月观测一次,直至裂缝不再加大和延伸;如发现裂缝有逐渐加大趋势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必要时采取应急防灾措施。
整体倾斜:观测周期可视倾斜速率每1~3个月观测一次;当遇异常情况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必要时采取应急防灾措施。倾斜观测应避开强日照和强风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的时间段。
2、基础工作状态
当上部结构中出现因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异常情况时,应进一步核查基础工作状态。
2.1检测内容
主要核查基础有无腐蚀、酥碱、松散和剥落现象。
2.2检测方式
主要采用随机开挖探坑至基础底部,采用目测、敲击等方式进行。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扩大检测范围。
二、砌体结构现场检测要点
1、现有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现场应重点核查以下部位:
1.1 房屋的高度与层数。
1.2 墙体布置的规则性。
1.3 抗震墙的厚度和间距。
1.4墙体材料的实体强度。
1.5纵、横墙体交接处的连接构造。
1.6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构造。
1.7楼、屋盖处的圈梁以及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1.8女儿墙、走廊栏板、楼梯间等易倒塌部位。
2、现场主要检测项目及要点
2.1 砌墙砖强度等级
2.1.1检测方法
对于普通粘土砖可采用回弹法检测;其他砌块宜采用取样的方法进行检验。
2.1.2执行标准
回弹法检测执行某省地方标准《回弹法检测砌体中普通粘土砖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4∕T234—2002,其他砌块强度检验执行相应技术标准。
2.1.3检验单元划分
一般以每一楼层中块材品种和强度等级相同且砌体总量不大于250㎡作为一个检测单元。
2.1.4抽检数量及部位
回弹法检测:每检测单元抽取单片墙体数量为10片,每片墙体检测不少于10块砖;检测部位宜布置在承重墙体。
取样法检测:每检测单元取样数量应为10块;取样部位宜在窗下墙等非受力部位。
2.2 墙体砌筑砂浆强度
2.2.1检测方法
可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回弹法或贯入法,其中对于低强度砂浆(小于2.0Mpa)检测,宜采用贯入法;当对上述方法检测的强度有怀疑时,应结合取样的方法进行修正,如点荷法等。
2.2.2执行标准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2
每一楼层且总量不大于250m3
2.2.4
每个检测单元内,应随即抽取6个构件(单片墙体或柱),每个构件布置3~5个测区;当一个检测单元不足6个构件时,应全数检验。检测部位一般布置在承重墙体,当采用取样的方法进行检测时,宜在窗下墙等非受力部位进行取样。
2.3 墙体拉结钢筋设置
2.3.1检测内容
墙体拉结筋间距和长度。
2.3.2检测方法
一般采用钢筋测定仪检测。
2.3.3检测部位
纵横墙交接处或构造柱设置处。
2.3.4抽检数量
一般每层随机抽检不应少于5处,每处检测区段沿高度不少于1米;如出现异常现象,应加大抽检数量,直至全检。
2.4 预应力多孔板
2.4.1检测内容
主要核查预制板的支承长度;当8度及以上时,还应核查预制板之间以及与梁或圈梁的拉结措施。
2.4.2检测方法
主要采取局部剔凿核实。
2.4.3抽检数量
一般可每层随机抽检2~5处,如出现异常现象,应扩大检测范围。
2.5 构件损伤
2.5.1检测内容
主要核查墙体有无空鼓、严重酥碱和明显歪闪现象;支撑大梁或屋架的墙体有无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