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中医健康理念.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基本认识 体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体质现象日益 得到关注 传统医学模式 个体化诊疗 个体差异 病 人 体质现象 每个人都禀承了父母不同的遗传特征,具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 的生活经历,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 身心特征。 中医体质的概念 体质: 体:身体,形体,个体; 质:素质,质量,性质。 中医体质概念:是指人类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 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 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 体质的形成基于先天和后天两大基本因素。 先天因素:个体出生以前在母体内禀受的一切因素 (遗传 因素、婚育因素、胎养胎教) —决定了体质的基本特征,赋予了体质的稳定性 后天因素:个体出生以后影响体质的各种外在因素(环境 因素、饮食营养、生活起居、精神情志、疾病药物等) —后天因素既可影响体质的强弱变化,也可改变人的 体质特征 体质的构成要素 1 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2 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3 心理状态的差异性 1.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人体的躯体结构与状态, 包括体格、体型 ——胖瘦、高矮、肌肉厚薄坚松、 皮肤黑白苍嫩 2.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不同个体生理活动的状态。 ——心率、血压、呼吸状况、脉搏、 面色、唇色、语声高低、食欲、口味、 体温、睡眠、舌象、脉象、二便情况、 生殖功能、女子月经情况等。 3.心理状态 心理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是感觉、知觉、情感、记 忆、思维、性格、能力等的总称,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 — 《素问ž阴阳应象大论》 人的心理特征与形态、机能有关,且与 个体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密切联系。 体质分类方法 点击输入内容 点击输入内容 点击输入内容 九分法 三分法 古今医家从不同角度对体质作了不同的分 类,以三分法和九分法应用最广 三分法 1.阴阳平和质——理想体质 表现:身体强壮,胖瘦合适、面色明润含蓄、食量适中、 目光有神、性格开朗、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自身调节和 适应能力强等 “阴阳匀平 命曰平人” …… —— 《素问ž调经论》 2.偏阳质: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 表现:形体适中或偏瘦、面色偏红、性格外向、喜动好 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大便易干燥,怕热, 喜饮水,精力旺盛、动作敏捷 3.偏阴质: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 表现:形体适中或偏胖,易疲劳,面色偏白、怕冷,食 量较小、性格内向、精力偏弱、动作迟缓。 九分法 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 平和体质 平和质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1种) 气虚质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