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工作感悟:梦想带我向远方
教师工作感悟:梦想带我向远方时光荏苒,从年月师范毕业来到
家乡做一名农村教师,转眼间已经年了。
忘不了儿时对教师的憧憬与向往,也忘不了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
动,更忘不了为师路上的爱与责任。
年,带着对教师的梦想和热爱,我一直追寻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路
上,辛勤地耕耘,努力地工作,渐渐地我从一名稚嫩的学子成长为学
校的骨干,从常态教学走向教育研究,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小学数学教
学先进工作者临沂市优秀班主任临沂市教学能手罗庄区课改之星 ? ?
我深知,这些荣誉代表的并不是我的优秀,而是见证着我不断成长的
历程。
在求索中踏上征程毕业的第一年,我被分到了一个仅有三名教师
两个教学班的贤孝庄小学任教,学校条件极其艰苦环境相当恶劣学生
的学业成绩可想而知。
接过班,见过学生之后心中有些灰冷,但因幼年丧父而在穷苦中
磨练出来的我,有着一股天生的韧劲,我坚定了一个信念:好好地爱
学生,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我要干出样子来! (一)教育,要的不
仅仅是成绩。
刚参加工作,我吃住在学校,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辅导
几乎是一对一, 我认真分析每个孩子的特点, 很多学生底子相当薄弱,
我就从基本的以内的加减和乘法口诀教起,就这样每天边补边讲边
练? ?凭着我的执着和坚持,期末,我带的那个班在教学质量调研中从
全镇倒数一跃成为了全镇第一。
优秀的教学业绩很快得到了镇教研室领导的赏识,年的春天,临
沂市小学数学创新学习研讨会在兰山区举行,镇领导毅然把这次学习
的机会给了我,这也是我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次外出学习。
清楚地记得当时参加这次会议的老师要么是县里很有名气的骨干
教师,要么是各乡镇教研员,只有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小教师,那
时谁也不认识,一路上只是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发呆,听着其他骨干教
师对教育教学的高谈阔论,很是感到自己的孤陋寡闻甚至有些多余 ? ?
接下来两天的活动中,我诚惶诚恐地看着课,记忆犹新的是临沂三小
尚军老师执教的《连乘应用题》 ,当时,对于什么是好课我心中一点概
念也没有,只是课堂上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还有圆桌式的学生座次
排列深深吸引着我,直觉告诉我,尚老师的课上得很精彩。
晚上,大家一起议论时,骨干教师们的交流我似懂非懂,轮到自
己发言时支支吾吾说不到点子上,紧张地浑身冒出了热汗 ? ?学习就这
样结束了,这次迷茫又尴尬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但心底却不住地叩问自己:我此生是否也能登上这样的舞台,向
这些骨干教师一样展示自己?面对成长的梦想,我知道自己匮乏的东
西太多了,只有埋头苦干死抓成绩,肯定是行不通的,可是,我的切
入点在哪里?我该怎么办?自己苦苦挣扎了很长时间也一直找不到出
路? ?(二)求解,在学习中汲取养分。
正当自己苦苦不得其解的时候, 同事宋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
他送给我只有薄薄几页的一本黄皮小册子。
我匆匆打开,原来这个小册子就是当时镇教研室领导在点评课时
说的(复习) -(新授) -(练习) -(作业) -(小结)的教学模式。
我如获至宝,巴不得一下子把这个小册子印在脑子里,接下来的
日子我就沉浸在这个小册子的学习之中,边读边学,边学边用,课前
按照小册子的模式来设计,课后再拿着自己上过的内容往这个模式上
套。
慢慢地我感觉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很规范也很有型了,我多次主
动邀请学校的老教师来听我的课,那时学校的几位老师大都是没受过
专业学习的老民办教师,他们听后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他们却无法
清晰地说出我的课好在哪儿。
到底课为什么这样设计?好在哪儿?我在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
样做,那么,我就没有了提升的空间和可能, 我再次陷入了苦闷之中。
又一个不经意的午后,我在校长的办公书橱上偶尔发现了刘焕皋
老师编写的《小学数学认知程序》一书,翻阅一看,这里边既有学科
知识的理论指导也有学生认知规律的阐释,更有精品的教学案例和教
学评析。
它让我心里窃喜,这不正是我所求的为什么吗?它就这样陪伴着
我在求索中开始上路 ? ?时至今日,面对丰富的网络和书籍信息资源,
我始终舍不得将这本书丢弃,时而翻阅总觉得别有一番味道。
在那个学期末的县级课堂达标活动中,县教研室的赵主任评价这
是我在乡镇小学年轻教师的课中,听到的最好的一节课。
得到专家这么好的评价,我兴奋无比。
校长鼓励我好好锻炼,争取参加县里讲课比赛。
此时,我觉得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随后的日子里,设计教学思路成了我最大的乐趣,茶余饭后当其
他教师闲谈时,我开始寻找更多的精神食粮。
那个年月学校没有网络,唯一的刊物就是《山东教育》 ,杂志中的
数学教学实录与评析是我最喜欢的栏目, 再后来我发现老师很少借阅,
就向校长申请了一项特权— — 可以直接在书上圈圈点点肆意勾画, 一个
学年下来,几乎期期篇篇都留下了我的笔迹 ? ?在赛课中历练积淀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