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 烧结初期特征与动力学关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科学基础 第 10 章 10.3.2 烧结初期特征与动力学关系 烧结初期特征 颗粒间仅发生重排与键合; 颗粒和孔隙形状变化很小。 颈部相对变化 , 线收缩率 质点由颗粒其它部位传递到颈部,空位自颈部反 向迁移到其它部位而消失。 动力学关系 烧结初期,由于颈部首先长大,故烧结速率多以 颈部相对变化x/r与烧结时间t的关系来表达,即: 或 烧结机理不同,n值也不相同。 有缘学习更多驾卫星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蒸发-凝聚传质机理 在高温过程中由于表面曲率不同,在系统的不同部位有 不同的蒸汽压,物质就会从蒸汽压高的凸处蒸发,然后 通过气相传递而凝聚到蒸汽压低的部位。 这种传质过程大多见于在高温下蒸汽压较大的系统中 , 如氧化铅、氧化铍和氧化铁的烧结。 蒸发-凝聚传质机理 对于蒸发凝聚传质机理,其颈部 当物质以蒸发-凝聚传质 增长速率表达式为: 方式迁移时,烧结速率 方程式的特征是x/r与时 间t的1/3次方成正比 , 若以 对 作图, 则为一条直线,其斜率 为1/3。 扩散传质机理 大部分晶态材料,特别是氧化物的烧结,多数按扩散机 理进行。库津斯基(Kuczynski )采用平板-球模型推导 了基于体积扩散的烧结初期动力学方程。 在推导时,令颈部表面作为空位源,质点从颗粒间界面 扩散到颈部表面,空位反向扩散到界面上消失。 扩散传质机理 这两个公式的正确性已由实验所证实。 扩散传质初期动力学公式 扩散传质初期动力学公式 体积扩散的烧结,其颈部半径增长率 与时间的 次方成正比 线收缩率分别与时间的 次方和颗粒半径的 次方成正比。 扩散传质机理 在以扩散传质为主的烧结中,由扩散传质初期动力学公式可 见,从工艺角度考虑,在烧结时需要控制的主要变量有: ①烧结时间 致密化速率随时间增长而稳定下降,并产生一个 ①烧结时间 明显的终点密度。 Al O 和NaF烧结初期的 2 3 动力学研究结果 扩散传质机理 ②原料的起始粒度 ②原料的起始粒度 ③温度对烧结过程有决定性作用 ③温度对烧结过程有决定性作用 粒度对Al O 烧结的影响 Al O 在烧结初期的收缩率与温度关系 2 3 2 3 温度升高,扩散系数成指数上升, 小颗粒原料致密化速率很高 从而加速烧结 扩散传质机理 如果将式中各项可以测定的常数归纳起来,可以写成: 式中,Y为烧结线收缩率△L/L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