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羽路(新凤-金贝,金果-新州)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凤羽路(新凤-金贝,金果-新州)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 工 图 设 计 说 明 1工程概况 1.1工程范围 金凤园区位于重庆市高新区,地处重庆主城区都市圈,是重庆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相向一体化发展的主战场,与中国内陆最大的综合保税区—西永微电子工业园毗邻而居。 金凤园区是重庆市政府确定的西永微电园笔记本电脑主机厂生产配套基地。园区将以全力、优质、快速地打造集电子信息、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及现代城市功能区为发展目标和方向。 本项目为凤羽路(新凤-金贝,金果-新州)道路工程,道路起点接现状新凤大道,终点终点接现状新州大道,道路实施桩号里程为K0+019.317—K0+317.933,K0+611.227—K1+004.474。 图1-1 地理位置图 1.2工程规模 本次设计道路全长1016.475m(实施桩号里程为K0+019.317—K0+317.933,K0+611.227—K1+004.474),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20km/h,双向两车道,红线宽度为16m,道路总挖方2145m3,填方42582m3。 1.3设计内容 本次设计凤羽路道路工程包含道路、交通、排水、电气专业,本册为道路工程。 1.4上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 根据业主要求本次施工图在确认的方案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深化,作为施工联系图,后补初设批复。 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 2.1设计依据 2.1.1建设方与我院签订的合同。 2.1.2《重庆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2014年) 2.1.3《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凤羽路现状1:500地形管线图》 ——重庆钧鸿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2019.09 2.1.4建设方提供的关于设计的相关要求 2.1.5新州大道施工设计图 2.1.6《金凤园区凤霞路中段等6条道路工程(金凤园区凤羽路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0.03 2.2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2.2.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 2.2.2《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 2.2.3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2.2.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2.2.5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2.2.6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2.2.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2.2.8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2.2.9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2.2.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 2.2.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 2.2.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2.13《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50/T178-2014) 2.2.14《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 2.2.15《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BJ50/T -078-2016) 2.2.16《城镇人行道设计指南》(DBJ50/T -131-2011) 3工程地质条件 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重庆高新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有公路通向场区,交通方便。 勘察区原始地形属剥蚀浅丘地貌,以农田和耕地为主,部分区域受周边道路施工影响,地形部分已被平场,东段有浅丘存在,地形坡角一般0°~5°,局部20~30°(浅丘处)。场地地形总体东侧高,西侧低,最大高程304.36m,最小高程290.82m,高差约13.5m,地形整体较平缓。 3.2 气象、水文 场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1.8℃,年总积温5390℃,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 全年平均降水量1067.8毫米,其中2~4月春季平均降水217.5毫米,5~7月夏季454.5毫米,8~10月秋季358.9毫米,11~1月冬季86.9毫米,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3%,冬季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8%。 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