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制讲座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讲座讲稿
主讲人:法制副校长
时 间:2011 年 8 月 16 日
地 点:三楼会议室
听讲人:高一新生
讲课之前,我要向大家先介绍以下三个概念,即“未成年人” “少年”“青少年”。“未成
年人” 这一概念从法律上说它是以年龄的划分为标准的, 根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的
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少年”,是指已满 14 周岁, 不满 18 周岁的未
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中特定的一个年龄段。 “青少年”是一个笼统的、习惯性的称呼,既包
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它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称你为未
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时都不算错。但是在适用法律时,我们的提法都是用“未成年人” ,
这一点很重要。
一、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 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 但是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
了解。 根据我们的调查情况分析,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未成年人对法
律的无知。 我给同学们讲两个案例, 一个是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 这起案件发生在
2004 年的七月份某天下午,该学生感觉好玩,将自已买来末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装入老
鼠药, 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 第二天, 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
有毒的冰袋后, 很快就死了。 这起案件侦破后, 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 他说自已没有想
害死人, 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 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 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
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或死刑。
接下来,我就给同学们讲讲什么是违法。
违法, 是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之一。 它指违反法律, 不履行法律义务 (举养老事例说明
不履行法律义务) 。那么什么是我们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呢?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人的违
法行为, 主要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 尚不够
刑事处罚的严重不良行为,即: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多次偷窃; 参
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上述列举的行为中,携带
管制刀具, 屡教不改这一行为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 同学们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 但这也是
违法行为;还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也是时常发生
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
不过, 受害的同学们不要害怕, 要敢于检举揭发, 同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 那么对具有上述
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处理呢?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较轻的未成年人, 一般由其父母或
者其监护人和学校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如果未成年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 且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
罚,因不满 14 周岁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再讲讲什么是犯罪。
我国刑法第 13 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