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 瘀斑、硬结形成 ㈠ 发生原因 同一部位反复长期注射,注射药量过多,药物浓度过高,注射部位过浅。密集的针眼和 药物对局部组织产生物理、化学刺激,局部血循环不良导致药物吸收速度慢,药物不能充分吸收,在皮下组织停留时间延长,蓄积而形成硬结。 不正确抽吸药液可吸入玻璃屑、橡皮粒等微粒,在进行注射时,微粒随药液进入组织中 无法吸收,作为异物刺激机体防御系统,引起巨噬细胞增殖,结果导致硬结形成。 注射部位感染后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 * ㈡ 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瘙痒、可扪及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或出现脂肪萎缩、甚至坏死。 ㈢ 预防及处理 1.熟练掌握注射深度,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 针梗的1/2~2/3。 2. 操作前,选用锐利针头,选择注射点要尽量分散,轮流使用,避免在同一处多次反复注 射,避免在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部位注射。 3. 注射药量不宜过多,少于2ml为宜。推药时,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均匀,以减少对局部 的刺激。 4. 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防止硬结形成 (但胰岛素注射后勿热敷、按摩,以免加速药物吸收,胰岛素药效提早产生)。 ..... * 5.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先用砂轮割锯,再用酒精消毒后掰 开安瓿,禁用长镊敲打安瓿。鉴于玻璃粒、棉花纤维主要在安瓿颈口和瓶口沉积,注意抽吸药液时不宜将针头直接插瓶底吸药,禁用注射器针头直接在颈口处吸药。为避免化学药物微粒出现,注射一种药物用一副注射器。 6. 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如皮肤较脏者,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消毒。若皮脂污垢推积,可先用70%乙醇擦净后再消毒。 7. 已形成硬结者,可选用以下方法外敷:①用伤湿止痛膏外贴硬结处(孕妇忌用)。②用 50%硫酸镁湿热敷。③将云南白药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局部。④取新鲜马铃薯切片浸入654-2注射液后外敷硬结处。 ..... *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fd 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景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陈庆 ..... * 学习目标 ?概述 发明使用 目的 注射部位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 概述 皮下注射 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常用注射部位为上臂及股外侧。 ..... * 发明使用 据医学史书记载,注射器出现的最初形态是灌肠器。我国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写于公元219年)《阳明全篇》中写道:“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在此书的“猪胆汁方”一文中又明确指出: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陈醋少许,以灌谷道(肛门)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如何“灌谷道”呢?他写道:“以小竹管……内入谷道中。”这种小竹管就是灌肠器——注射器的雏形。 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但直到1657年英国人博伊尔和雷恩才进行了第一次人体试验。法国国王 路易十六(1774-1792 年在位)军队的外科医生阿贝尔也曾设想出一种活塞式注射器。但是一般认为法国的普拉沃兹是注射器的发明者。他于1853年监制的注射器是用白银制作的,容量只有1毫升,并有一根带有螺纹的活塞棒。 英国人弗格森第一个使用玻璃注射器。玻璃透明度好,可以看到注射药物的情况。此后有玻璃管金属并用制成的注射器,可用煮沸法消毒,针头也可以磨尖再用和消毒。现在用的注射器用塑料制造,用一次即扔掉,大大减少了注射时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为了保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当代的注射器多采用塑料质地。注射时无菌技术十分重要。 ..... * 目的 需迅速达到药效又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 局部给药 预防接种 ..... * 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上臂外侧、腹部、后背、臀部、大腿的外侧方。 ..... * 操作方法 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选择注射部位,用安尔碘进行皮肤消毒,待干。 将药液吸入注射器,排尽空气,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30度到40度角,过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迅速刺入针头的1/2~2/3,放开左手固定针栓,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 注射完毕,用消毒棉签轻按针刺处,快速拔针,清理用物。 ..... * 注意事项 1.针头刺入角度不宜大于45度,以免刺入肌层。 2.尽量避免应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作皮下注射。 3.经常注射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