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师生言语行为占据整个课堂教学行为的 80%左右,师生之间借助言语互动
来传递生物学知识及推进教学进程。良好的师生言语互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
的内在动机,提升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其在生物学课堂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地
位。然而,目前对生物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个人的经验性总结
等定性分析层面,较具主观性,难以对课堂教学提供实际的指导作用。对此,本
文引入量化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对江西、上海两地的生物学课
堂师生言语互动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帮助两地生物学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
学反思,相互取长补短,甚至为更广大的一线生物学教师改进师生言语互动,提
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点参考。
本文基于同课异构的理念,选取江西、上海两地的18 节高中生物学课堂实
录为研究对象,并运用iFIAS 工具分别对 18 节课进行量化处理。首先根据编码
及整理所得数据对两地的师生言语互动特征分别进行分析,接着对两地的数据进
行对比分析,并运用SPSS 软件比较两地在四个主要方面的差异。最后,根据研
究结果及课堂观察所得信息,总结两地师生言语互动的特征及差异,并针对存在
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建议。本次研究所得结论如下:
(1)两地在课堂言语结构方面均体现出教师言语主导、学生主体性地位体
现不足的特征,但两地在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 )。上海地区的课堂言语结
构更为良好,上海教师会更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话语量,给学生创造更多言语输
出的机会。另外两地教师的反馈言语均较单一,难以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2 )两地在教师言语风格与倾向方面均体现出偏向对学生施加直接影响和
积极强化的特点,但两地在程度上有着极显著的差异 (p 均0.01 )。这表明上海
教师更擅长运用间接言语来引导学生学习,更倾向于以鼓励、称赞方式来强化学
生的表现。
(3 )在师生情感氛围方面,两地均呈现出师生交流顺畅、情感氛围和谐,
但不注重对学生情感接纳的特点,且同样在师生情感氛围融洽的程度上存在极显
著的差异 (p 0.01 )。表明两地教师都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但相比而言,上
海地区的师生情感氛围会更加浓厚。
(4 )在师生问答方面,两地教师都呈现出问题类型设置不平衡,封闭性问
题远多于开放性问题的情况,此外,两地学生都缺乏主动提问意识。但两地在教
师提问比率、开放性问题比率及学生主动发言比率上有着极显著的差异(p 均
0.01 ),这表明上海教师更擅于运用问题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且问题
的开放性程度相对更高,同时上海地区学生在课上有较强言语输出的意识。
I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优化问题设置,增加开放性
问题;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凸显主体性地位;反馈言语精确化,注重情感接受等。
关键词:赣沪两地;高中生物学课堂;师生言语互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II
Abstract
Teacher-student verbal behavior accounts for about 80% of the whole classroom
teaching behavi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e verbal interaction to transfer biological
knowledge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process. Good teacher-student verbal interaction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iology clas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logy class. However, the
current studies on the verbal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3'-二磺酸基-4,4'-二羧基二苯砜构筑的稀土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质子传导性能.pdf
- GTIM模型架构下的泛在网络旅游数据动态整合方法.pdf
- β-葡萄糖苷酶最适温度、活性和产物耐受性的共定向进化.pdf
- 初中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及其培育路径研究.pdf
- 道德提升感对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及干预研究.pdf
- 东乡野生稻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水稻生长及耐旱的影响.pdf
- 都江堰地区森林鼠类的种子贮藏和盗食行为研究.pdf
- 抖音短视频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以南昌市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pdf
- 抖音短视频中智能广告精准投放策略.pdf
- 福建省古田水库水体溶解性甲烷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pdf
-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研究.pdf
- 国家视域下《新闻联播》的“三农”图景研究.pdf
- 过渡金属催化苯并异噁唑衍生物的环异构化反应研究.pdf
- 红壤坡耕地可溶性有机碳流失特征——基于人工模拟降雨条件.pdf
- 基于CSLE模型的江西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评价.pdf
- 基于InVEST模型与MaxEnt模型在自然保护区中保护效益的评价.pdf
- 基于SMOTE-Tomek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研究.pdf
-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结构色及其超材料结构的设计研究.pdf
-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超材料吸收器的设计及其光学特性研究.pdf
- 基于等离激元共振的多频完美吸收超材料的构建及光学传感研究.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