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为研究南方红壤坡耕地可溶性有机碳流失对外界条件变化的响应机制,选取
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典型红壤,在花生不同生长期进行了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
析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和免耕)下降雨强度(60 mm/h 、90 mm/h 和 120 mm/h )
和坡度(10 °和 15°)对坡面产流产沙、壤中流产流及可溶性有机碳迁移的影
响机制,探讨在花生不同生长期壤中流和地表径流对可溶性有机碳流失通量的影
响,阐明在产流产沙过程中流失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和通量特征,揭示红壤坡耕地
可溶性有机碳的流失机制。本研究为加深对土壤侵蚀与碳循环相互关系的认识提
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降雨强度是红壤坡耕地地表产流产沙、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和流失通量
的主要影响因素。地表产流产沙量和可溶性有机碳流失通量均随降雨强度的增大
而增大,地表径流可溶性有机碳浓度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壤中流产流量、
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和流失通量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随降雨历时延长,
壤中流和可溶性有机碳流失通量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并且降雨强度越大,波动
幅度越大。
(2 )红壤坡耕地壤中流可溶性有机碳的流失比地表径流更易受坡度的影响,
且坡度对可溶性有机碳流失的影响会随着花生生长期的延长减弱。地表产流产沙
量、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和流失通量均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大,壤中流产流量、可溶
性有机碳浓度和流失通量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
(3 )红壤坡耕地壤中流可溶性有机碳的流失比地表径流更易受耕作方式的
影响。翻耕条件下,壤中流更易产流,且产流量较大,流失的可溶性有机碳浓度
较免耕高,可溶性有机碳流失通量为翻耕大于免耕。翻耕条件下,地表产流产沙
量大于免耕,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却小于免耕,地表径流可溶性有机碳流失通量差
异不大。
(4 )红壤坡耕地地表径流可溶性有机碳的流失比壤中流更易受花生生长期
的影响。地表径流携带的产沙量、可溶性有机碳浓度和流失通量均在花生生长前
期(幼苗期和开花下针期)大于生长后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壤中流可溶性有
机碳流失通量在花生生长前期大于生长后期,壤中流在花生生长前期产流较少,
I
流失的可溶性有机碳浓度较小,但产流时间明显长于花生生长中后期。
(5 )红壤坡耕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流失受外界因素的影
响较大。地表径流流失的可溶性有机碳受降雨强度的影响最大,耕作方式的影响
最小。壤中流流失的可溶性有机碳受耕作方式的影响最大,生长期的影响最小。
坡面地表产流产沙量受降雨强度的影响最大,坡度的影响最小。壤中流产流受坡
度的影响最大,生长期的影响最小。各影响因素组合间的交互作用较小,除地表
产流和地表径流可溶性有机碳流失通量部分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各组间的交
互作用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6 )红壤坡耕地地表径流可溶性有机碳流失通量(95% ±12.2% )显著大于
壤中流(5% ±12.2% )。地表径流( 占总径流的比例97% ±9.9% )显著大于壤中
流(3% ±9.9% ),并且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可溶性有机碳浓度 (163.5 mg/L )也显
著大于壤中流 (40.8 mg/L )。
关键词:红壤坡耕地;降雨强度;耕作方式;坡度;可溶性有机碳
II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the loss of soluble organic carbon in
the sloping farmland of southern red soil to changes in external conditions, the typical
red soil developed in the Quaternary red clay was selected, and artificial rainfal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peanuts to analyze different
farming methods (tillag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3'-二磺酸基-4,4'-二羧基二苯砜构筑的稀土和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质子传导性能.pdf
- GTIM模型架构下的泛在网络旅游数据动态整合方法.pdf
- β-葡萄糖苷酶最适温度、活性和产物耐受性的共定向进化.pdf
- 初中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及其培育路径研究.pdf
- 道德提升感对初中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及干预研究.pdf
- 东乡野生稻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水稻生长及耐旱的影响.pdf
- 都江堰地区森林鼠类的种子贮藏和盗食行为研究.pdf
- 抖音短视频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以南昌市五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pdf
- 抖音短视频中智能广告精准投放策略.pdf
- 福建省古田水库水体溶解性甲烷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pdf
- 养老评估师中级行为面试题库及案例分析.docx
- 面试培训督导时考察其课程理解能力的题目.docx
- 税务专员面试中关于增值税政策的常见问题解答.docx
- 2025宁波市医疗保障局局属事业单位宁波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人备考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咸宁市汉口银行咸宁嘉鱼支行招聘笔试历年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招录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青台山中学校秋季教师招聘22人笔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台州市银龄讲学计划教师招募13人笔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铁建公开招聘42人笔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中智咨询研究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