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同的生产活动会有不同的竞标租金线,因为其产品价格、成本和运费都不同; 在每一个区位上,地主都会把土地租给能支付最高价格的生产者来使用;形成一条市场租金梯度线; * * 能够支付较高地租的生产活动,一定是能够创造高收益的活动; 而能够创造高收益的活动,一定是单位土地面积上资本和劳动投入量高的活动; 单位土地面积上资本和劳动投入量被称为土地利用集约度; 所以地租越高,土地利用集约度越高; 地租是随距离的增加而下降的,因而土地利用集约度也随距离而下降; * 三、杜能环 杜能根据其实际经营的经验,画出了当时各种农作物的地租曲线;然后根据不同区位的地租高低,画出了最佳的作物空间配置图,称为杜能环; 在杜能环中,每一环的作物都是在所在区位上能使地租(纯收益)最大化的作物;它给出了距市场距离、纯收益和种植的作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 * 第一环—自由式农业:距城市最近,主要生产易腐难运输的产品,如蔬菜、鲜奶、鸡蛋等;马车运输的时代速度很慢,也没有冷藏设备,所以这类产品必须就近生产和供应;此环的宽窄由市场规模决定; 第二环—林业:供给城市用的薪柴、建筑用材、烧炭用柴等在这里生产;由于木柴重量体积均较大,马车运输慢且成本高,所以也要尽量靠近消费市场; * 第三环—轮作式农业:谷物和饲料作物轮番种植,各占50%;杜能提出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第二区为大麦,第三区为苜蓿,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豌豆,第六区为黑麦; 第四环—谷草式农业:为谷物、牧草、休闲轮作地带,谷物种植面积占43%;杜能提出七区轮作,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五、六区为牧草,第七区为休闲; * 第五环—三圃式农业:是距城市最远、也最粗放的谷物种植带,谷物种植面积仅有24%;分为三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 第六环—畜牧业:是杜能环的最外圈,生产谷物仅用于自给,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据杜能的计算,此圈距城市在51~80公里处;再远的地方,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杜能环表现出土地利用集约度随距离的衰减;说明轮作制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 * 四、理论的修正 孤立国的杜能环,是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型,在实际中很少存在;杜能也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对模型作了一些更切实际的修正; 杜能分别考察了河流、其它小城市、谷物价格和土质可能对圈层结构的影响,从而在理想模型的基础上做出了变形模型; * 在孤立国中,若有一条通航河流存在,交通条件则发生了变化; 因为航运价格大大低于马车运输(杜能假设为1/10),则沿河农场利用航运可将运输费用降低90%;非沿河农场也会将产品运到河边,以利用航运;除非距河流太远以至航运成本上升到与马车相同; 在此情况下,杜能环变形为环绕河流的带型环; 若平原上还有一个小城市,其周围的农场就会就近供应农产品,形成一个小环带; * * 当谷物价格降低时,谷物带来的地租收益下降,地租曲线下移,种植范围缩小,相应的畜牧圈范围扩大;若谷物价格上升,则地租曲线上移,种植范围扩大,畜牧圈则缩小; * 当土壤质量具有空间差异时,土质差的地区产量低,地租也低,谷物种植面积就较小,因而畜牧区面积较大;土质好的地区产量高,地租也高,谷物种植面积上升,相应的畜牧区面积减小; * 五、理论的实证研究 杜能的理论得到了其他学者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上的实证; 宏观的例证有乔纳森的研究,结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一为温室、花卉带;二为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带;三为奶酪制品、肉用牛羊、饲料、亚麻带;四为普通农业带;五为谷物、油料带;六为牧场带;七为森林带; * * 美国农业的理论分布 * 中观尺度的实证在城市层面上,如中国学者华熙成对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郊农业的研究,发现有四个圈层:第一圈为距市中心10公里之内,以蔬菜、奶牛、花卉为主;第二圈距市中心10-20公里,以棉花、蔬菜、奶牛为主;第三圈距市中心20-35公里,以商品粮、棉花、季节性蔬菜为主;第四圈距市中心35公里以外,以商品粮、棉花、渔业、奶牛为主; 北京郊区也有类似的圈层结构; * 微观层面的研究有纳瓦佛等人对中部非洲卢旺达丘陵地带农村聚落的研究,也呈现出圈层结构; 从内向外依次为:①居住聚落,②芭蕉林,③内侧耕地、无休闲、集约度高,④咖啡栽培地,⑤外侧耕地、有休闲、集约度低,⑥A雨季也耕作的相对干燥地,⑥B只有旱季才耕作的低湿耕地;这种围绕村落的土地利用形态是基于节约时间而出现的,即费时的耕作布局在村落附近,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arker Lord公司《电池系统组件的绝缘防护技术评估白皮书》.pptx VIP
- 小型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ppt VIP
- 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 (3).ppt VIP
-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清单.xlsx VIP
- 2024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艺术设计”赛项样题-第四套 .docx VIP
- 2025年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信息科技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退工原因变更申请表 .pdf VIP
- DB15T+3686.3-2024物业管理服务规程 第3部分:秩序维护.pdf VIP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设计中职样题.docx VIP
- 大学生简历毕业生简历求职简历 (27).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